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生手记 > 浏览文章

【医生手记】消化内科:超声内镜,给你一双探查胃肠道的“透视眼”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冯海燕 胡趣儿  添加时间:2023年07月11日   点击数:0

近日,在南医大顺德医院消化内科的诊室里,熊医生正拿着李先生刚出来的胃镜结果,经过低头沉思后建议对方再做一个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李先生一脸疑惑:“为什么做完胃镜又要加做超声内镜,不能一次性做完吗?”

针对这个不解,下面让我们消化内科专家、科主任杜国平给大家专业地答疑解惑一下吧。

什么是超声内镜?

其实,超声内镜与一般的胃肠镜检查方法都是通过口腔,咽喉,食道等,将仪器送入食管、胃、十二指肠、大肠等部位来观察胃肠道的病变,但超声内镜是属介入性超声诊断技术,也是将内镜和超声完美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

1.jpg

超声内镜顶端安装了微型高频超声探头,当内镜进入体腔后,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病变的同时,可以利用内镜下的超声探头进行实时扫描,以此来获得胃肠道的管壁层次结构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消化道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水平和判断其侵袭深度和范围,从而甄别病变的良恶性。

下面这些知识也一起了解一下吧!

其实我们的消化道从内到外依次可以分为4层,分别是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2_副本.jpg

3.3_副本.jpg

为什么一定要做超声内镜,为什么不一步到位直接做?

首先,我们体检常做的胃肠镜检查由于设备是肉眼可见光成像,所以只能看到消化道最表面的一层,主要针对胃肠道病变组织(如:溃疡、息肉、炎症、癌症等)做出判断,但遇到有些病变虽然其表面还是光滑,却来源已涉及黏膜下(包括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此时普通胃肠镜就不能透过黏膜层对黏膜下的病变做出诊断,如:到底是哪一层的病变?这病变的原因和性质是什么?并且对于胃肠道外邻近脏器的病变诊断起来也捉襟见肘,医生们一筹莫展。

由此及彼,超声内镜就应运而生,它是普通胃镜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由于超声内镜其结构复杂,前端硬性部较粗长,不易逆向观察而存在一定盲区,故不能作为常规胃肠镜检查使用,一般在胃肠镜检查基础上有必要时再进一步做超声内镜检查。

同时针对检查选择也是有原则的。一般是从简到繁,从筛查到精查,所以一般在胃肠镜或CT等检查基础上发现有异常,必要时再建议进一步做超声内镜来明确诊断。即使检查设备越来越日新月异,更新迭代,但不等于有就可以取代其他的检查方法,每种检查都有其各自的用处和特点,每种疾病也都有其最合适的检查方法。检查不盲目追求高科技,最好根据个体情况,遵医生的专业建议来选择有针对性的检查项目及更合适的检查手段。

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特点及适应症

超声内镜由于其结构,所以具有以下特点:

对黏膜下病变有较好的分辨率,对于黏膜下病变能够清晰显示。

可进行多平面成像,可显示消化道内较小的病灶。

对微小病变(直径小于1厘米)可以直接观察到。

超声内镜具有实时动态成像功能,有利于发现微小的癌前病变及微小病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

适应症如下:

6.6_副本.jpg

超声内镜检查的禁忌证

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禁忌证基本上与一般胃肠镜检查相同,如下:

5_副本.jpg

7.7.jpg

超声内镜检查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

1.术前须查心电图,需空腹4~6h以上,检查前一天晚饭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对于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原则上不开展无痛麻醉,因超声内镜需要采用无气水充盈法来观察病变,避免水反流误入气管,增加检查不必要的风险。

6.png

2.医护人员讲解检查目的、必要性、相关风险及配合检查须注意的事项。术前签写知情同意书,老年人或有其他基础疾病患者(高血压、冠心病等),建议家属陪伴检查。

3.术前15—30分钟含服有利多卡因成分的祛泡剂,有助于咽喉部黏膜局部麻醉及润滑,精神紧张者或痛觉高度敏感者可酌情选择肌内注射杜冷丁50—100mg或缓慢静脉注射定咪达唑仑;如行肠道的超声内镜检查者需服用泻药清肠,做好肠道准备。

4.操作步骤:行左侧卧位,尽量放松,配合呼吸,当超声内镜进入消化道后,采用无气水充盈法对胃肠道黏膜下病变、肿瘤及邻近脏器进行详细的扫描诊疗。

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相对较安全,一般无严重并发症,如特殊情况下可能发生会误吸、出血、心血管意外等。

超声内镜检查术后一般仅要求禁食、禁饮1—2小时,或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进食。

超声内镜未来可期

随着超声内镜技术越来越普及,新的技术不断涌现,超声内镜诊断与新型超声技术结合越发紧密,目前,国内外依赖超声内镜先进的“跨界手术”也逐渐层出叠见。

消化内科全体医务人员在主任杜国平和副主任何顺辉的带领下从超声内镜的诊断到治疗,以及开展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EUS-FNA),再到介入内镜超声技术(包括囊肿穿刺引流、脓肿的清创、胆管与胰管的引流技术等),而这些的内镜技术创新改革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解除疾苦,精准诊疗,使命前行,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