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院新闻 > 浏览文章

神奇粒子,肿瘤克星
来源:肿瘤科  作者:未知  添加时间:2011年06月17日   点击数:0

乘着成功创建顺德地区首家“三甲”医院的春风,我院抓住机遇,及时引进TPS治疗系统,大力开展核医学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并于近日率先在顺德地区开展了首例“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国内粒子植入治疗应用较多的恶性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脑肿瘤、肺癌、头颈部肿瘤、胰腺癌、肝癌、肾及肾上腺肿瘤以及眶内肿瘤(恶性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软组织肿瘤等。我院肿瘤科具有多年的介入操作经验,能熟练运用这门高新技术于相关病人,为肿瘤病人提供更多的治疗方法和途径,更好的造福病人。
  肝癌并门静脉癌栓临床多见,处理棘手,以往多采用灌注栓塞化疗、门、体静脉分流术(TIPPS)、消融导管、支架植入等介入手段,效果不尽如人意。国内一些专家通过TPS(治疗计划系统)的准确计算,经CT的定位引导下,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癌栓植入放射性粒子,可以令门静脉的癌栓坏死、吸收、收缩,从而达到门静脉复通的目的。此技术在国内某些大医院已逐步开展,效果令人振奋。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治疗肿瘤是指通过影像学引导技术(超声、CT/MRI)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素粒子(碘125)直接植入到肿瘤靶组织内或肿瘤周围,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125I属于低能量放射源,能量为27.4—35.4keV(平均31.4 keV),放射活度范围O.1一1.o mCi,组织穿透力为1.7 cm,半衰期为60.2 d。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种植,属于近距离放射治疗范畴。125I不断释放出的1射线在穿透组织的过程中通过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离作用等,直接破坏肿瘤细胞核的DNA螺旋双链,使共价键断裂,从而使肿瘤细胞失去繁殖能力。同时对周围的分子形成氧化效应,阻断和干扰细胞的代谢,促进细胞死亡。125 I的半衰期较长,弥补肿瘤细胞分裂间期射线剂量的缺失,持续叠加肿瘤的损伤,从而抑制肿瘤的再修复与再增生。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的原理是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利用隅系统精确重建肿瘤三维形态,准确设计粒子植入路径、位置及数量,使放射粒子在肿瘤靶区的空间分布科学合理,实现对肿瘤组织的持续性杀伤,而对正常组织不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在肿瘤组织中高剂量照射足以杀死肿瘤细胞,使肿瘤组织体积缩小,可减肿瘤负荷,且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较小,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适应症包括:(1)经病理诊断的恶性实体肿瘤;(2)直径7cm以下的实体病灶;(3)局部进展期肿瘤用粒子植入需结合外照射等综合治疗措施;(4)局部进展难以用局部治疗方法控制,或有远位转移晚期肿瘤,但因局部病灶引起严重症状者,为达到姑息治疗目的,也可行粒子植入治疗;(5)术中肉眼或镜下残留;
  与外放疗相比,组织间植入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具有明显的生物学优势:①肿瘤局部治疗的持续时间长;②放射治疗的剂量较低;③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小;④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强。对于那些术后复发的肿瘤,尤其是外科和放疗后复发的肿瘤,粒子种植治疗无疑是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途径。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永久植入与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的综合应用,将是今后抗肿瘤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手术前:

 

手术后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