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泌尿外科

狂犬病的分类及治疗、预防

作者:李静   发表日期:2016年04月18日  点击数:0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因狂犬病患者有害怕喝水的突出临床表现,本病亦曾叫做“恐水病(hydrophobia)”,潜伏期长短不一为本病的特点之一。大多数在3个月以内发病,超过半年者占4%10%,超过1年以上者约1%,文献记载最长1例达10年。

影响潜伏期长短的因素为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发病较早)、伤口深浅(深者发病早)、病毒入侵数量及毒株的毒力、受伤后是否进行了正规的扩创处理和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等。其他如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促使提前发病。

一、临床表现可分为狂躁型(脑炎型)及麻痹型(静型)两型,分为下列三期:

1、前驱期:两型的前驱期相似。在兴奋状态出现前大多数患者有低热、嗜睡、食欲缺乏,少数有恶心、呕吐、头痛(多在枕部)、背腰痛、周身不适等;对痛、声、光、风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

2、兴奋期或痉挛期: 可分两型,两型的表现不同。

1躁狂型狂犬病:国内最多见,国外约占2/3

2麻痹型狂犬病(paralytic rabies):印度及泰国较常见,约占总数1/3,国内报道不到10例。

3、昏迷期或麻痹期:两型狂犬病不易区别

二、治疗

1、严格隔离患者,防止唾液等污染。

2、监护治疗应由经过免疫接种的医护人员完成,病室要阴暗、避光,周围不要有噪声、流水声。

三、预防及护理

1、做好动物管理:做好犬只的预防接种。应定期给狗注射犬用疫苗,进行免疫。保持宠物皮毛清洁,定期在家中消毒,和宠物嬉戏后要及时洗手;

2、伤口处理:早期的伤口处理很重要。人被咬伤后应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不断擦拭。伤口较深者尚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水作持续灌注清洗。如有免疫血清,作皮试阴性后,可注入伤口底部和四周,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被流浪动物或者是不能辨明其健康与否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不是碘酒,碘酒即碘酊,会刺激皮肤黏膜)。伤口不要包扎,要保持暴露,因为狂犬病菌属于厌氧菌,包扎导致伤口缺氧反而会加速病菌繁殖.在被咬(抓)伤24小时内到防疫站,疾控中心接种疫苗。(医院不提供疫苗接种);

3、预防接种: 目前主张凡被犬、猫、狼等动物咬、抓伤或舔后,为保证安全,都应注射狂犬病疫苗。从注射第一针疫苗算起,约3周产生抗体,1个月左右达高峰,故要求咬伤后2天内即开始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