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媒体报道 > 浏览文章

【珠江商报】七旬台胞重疾缠身顺德医院施术治愈
来源:珠江商报(2017-08-30)  作者:医院编辑部   添加时间:2017年09月18日   点击数:0

    近日,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高级诊疗病房,年近七旬、居住顺德的台胞张先生平安出院了。出院前,他紧紧地握着医生的手,缓慢而清楚地说道:“谢谢你们!你们是救死扶伤的好医生!”他的家人也感激地说道:“你们的全面综合治疗,使我们家人转危为安,顺利出院。太感谢你们了!”
    而专程从台湾振兴医院赶来顺德的医师,在了解了医院对张先生治疗的整个过程后,称赞道:你们的高效治疗、综合管理,让病情如此复杂和危重的张先生顺利度过危险期,你们真是了不起!

    七旬台胞突发脑梗多科讨论制定方案
    张先生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多种基础疾病,曾做过冠脉搭桥、主动脉瓣置换(金属瓣)、二尖瓣修补后等多种手术治疗,可以说是疾病缠身。
    今年6月16日,张先生因突然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说话,被送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救治。
    入院后,医院专家诊断张先生为“右侧顶枕叶及左侧颞枕叶脑梗死”,病情危急。医院通过绿色通道将张先生送到神经内科急救。经过神经内科医护人员抢救后,张先生脱离生命危险。由于张先生患有多种疾病,随后被转入到高级诊疗区(VIP)接受综合治疗。
    在高级诊疗区,医生专家对张先生进行了心脑血管对症治疗后,张先生的语言功能开始恢复。但一周后,在对张先生进行常规头颅CT复查时,医生发现其左侧颞叶脑出血。医院立即启动了专家会诊机制,组织了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及麻醉科等多科专家会诊。由于张先生脑梗塞后合并脑出血,且为进行性出血,专家们认为必须尽快施行全麻下颅脑钻孔手术,引流颅脑出血。然而,手术治疗却面临着诸多难题:
    一是张先生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要长期使用抗凝药物,否则随时可能会因血栓形成导致卡瓣而引发心源性猝死,而新发脑出血又需要停止抗凝治疗。该如何抉择?
    二是张先生基础心肺功能差,手术及麻醉风险极高,术后存在难以脱离呼吸机的可能。因此,如何进行手术麻醉以及如何进行术后监护?
    面对这些难题,专家们进行了反复讨论。麻醉科专家在仔细查看张先生的心肺功能后,认为凭借医院先进的麻醉技术,可以进行精准麻醉,降低麻醉风险。而重症医学科专家们认为术后精心监护可以解决脱机的问题。
    多科专家经过反复讨论,为张先生制定了周详的手术治疗方案,并作了充分的术前准备,使各种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综合治疗顺利康复医技高超获得好评
    在经过术前治疗后,医师为张先生顺利进行了颅脑手术。术后张先生被送到重症监护病房,在呼吸机下进行监护。几天后,张先生顺利脱离呼吸机,恢复了自主呼吸。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了。张先生术后凝血指标中的INR<1.0。这意味着如果继续进行抗凝治疗,可能再次出现脑出血。而不给予抗凝治疗,又随时有心源性猝死的可能。这就面临着一个抗凝时机的选择,同时,张先生在术后出现了肺部感染、心功能衰竭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级诊疗区再次组织了多科会诊。医院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胡允兆教授、神经内科副主任骆实、高级诊疗区副主任萧淑华等专家经过综合分析,决定在积极抗感染、纠正心衰的基础上,在严密监护下进行抗凝治疗,随时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监护和治疗,张先生终于在安全的INR范围度过了脑出血急性期。
    随后,医师对张先生进行了积极的物理康复训练、高压氧治疗等治疗。终于,张先生从不能言语、右侧偏瘫,到可以清楚吐字、独立站立,并能清楚地回答问题。
    台湾振兴医院对张先生进行评估后,认为张先生已达到安全返台的标准,并对该院快速、高效、综合、全面管理如此复杂病情的病人的水平和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目前,张先生已顺利回到台湾,并在当地医院接受康复治疗。
    文图/珠江商报记者甘柳莹 通讯员李军

 

报道链接:http://epaper.sc168.com.cn/admin/jpgpdf/20178/201708298411097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