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一名肺大疱患者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手术,手术后自己轻松地走出手术室回到病房,术后第二天出院。患者父母都觉得不可思议,对该院如此高超的医术赞不绝口,称赞他们是“神医”。
这可以说是创下了顺德医疗界的一个奇迹、一个“神话”。在这个“神话”的后面,凝结着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医务人员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他们对医术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追求和努力。
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不断推进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关爱、博爱、至善、至美、慎行融入到诊疗的全过程。在外科手术治疗方面,医院致力于推广国际最先进的“快速康复外科”新理念,减少围手期的创伤应激、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在手术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个体化、精准化、精细化,以降低手术创伤、减轻患者手术痛苦,使术后更快康复,降低医疗费用。
快速康复理念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使更多的患者获得了创伤更小、康复更快的舒适治疗。
破手术麻醉难题 创快速康复典范
17岁中学生小崔,突发呼吸困难,被诊断为自发性气胸,左肺组织压缩95%,并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治疗。
心胸外科团队在袁义教授的带领下,对小崔病情进行了多次会诊。
凭借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团队专家认为引起气胸的原因是肺大疱破裂。在经过第一步置管引流治疗后,肺复张不理想,可以推断出肺破口比较大。团队专家认为,如果继续保守治疗,难以准确预计肺破口愈合时间,即使肺破口能自行愈合,以后再发的可能性也很大。因而,选择手术治疗是最佳方案。由于小崔年纪小、身体弱,并且正值高三学习的关键时期,如何使手术创伤最小、康复最快,从而对他的生长发育和学习影响最小,成为制定治疗方法的首要问题。
尽管传统胸腔镜微创肺大疱切除术创伤不大,但通常需要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手术,术中需留置导尿管,对气道、尿道的刺激和损伤不可避免,其次手术结束时需要放置1~2条胸腔管用于手术后排除胸腔内可能的积血、积气。因为压迫肋间神经,管口的疼痛甚至会超过切口。再者,术中使用麻醉药物肌肉松弛剂,打断患者自主呼吸,术后自主呼吸恢复需要等待肌松弛剂代谢完毕,无疑延长手术进程。因而,传统手术方式仍然有一定的伤害。
心胸外科的“无管手术”是目前最前沿的技术,是快速康复外科的最先进代表。
无管手术中,患者在手术中保持自主呼吸,术中手术医师要对抗自主呼吸带来的术野抖动,这就需要手术医师的技术相当娴熟。一是,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以防止尿潴留;二是精细操作减少创伤,确保不出血漏气,不放置胸管才是安全的。否则术后胸腔内积血积气,会有不良后果。
该手术的另一个条件是,要求麻醉医师密切协作,既要保证术区镇痛呼吸良好,又要避免过度使用镇痛药物抑制呼吸,既要调整呼吸频率深度,又要保证有效通气量;既要时刻关注患者气道状态,又要关注手术医师操作而进行气道保护预防工作。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默契的配合,才能在手术结束后让患者的肺充分复张。
为此,心胸外科与麻醉科进行了联合会诊讨论,在确认术中所有关键节点都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小崔制定了无管手术方案。
精细手术精准麻醉 术后患者走回病房
9月15日早上,小崔送入手术室。在手术台上,麻醉医师运用非气管插管全麻技术对小崔进行麻醉,在保证手术区域充分镇痛的同时,使小崔处于自主呼吸和正常呼吸状态。随后,胸心外科医师运用胸腔镜单操作孔为小崔进行肺大疱切除。术中,麻醉医师及时调控人工气胸呼吸生理改变后氧供需的平衡、急性高碳酸血症内环境,并抑制纵膈摆动和胸膜反射,为手术医师提供较稳定的术野。
术中,手术医师发现小崔左肺尖一团肺大疱,在麻醉医师的配合下,手术医师利用腔镜缝合器精准、快速地切除了肺大疱,随后试水确定没有漏气、无出血、无渗血,并按照术前方案,不留置胸腔引流管。仅仅用了半小时,就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由于小崔术中没有插气管、没有插尿管,也没有放置胸管,复苏和恢复出奇的快。上午11时,小崔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自己走出了手术室。
当精神状态良好的小崔出现在手术室门口时,在手术室外等候的小崔母亲根本不相信自己儿子已经做过了手术。反复询问医师是否已经做完了手术。当她确信手术顺利完成时,不停地称赞医师医术高明。
术后第二天,当医师告诉小崔的母亲,小崔康复良好,可以办理出院手续时,她连声称赞医师道:你们的医术太高明了,太神奇了,真是神医!
小崔快速康复出院是微创技术、精准麻醉的完美结合,也成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心胸外科微创技术与精准麻醉技术结合的一个典范,实现了医院心胸外科技术的又一次突破,使该院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能开展此技术的医院。
报道链接:http://epaper.sc168.com.cn/admin/jpgpdf/20179/2017092684641738.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