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对于医学和医生来说,这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质朴而神圣的初心。
老人心跳骤停、工人坠地受伤、路遇突发车祸、孩子不适求助……近几个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的医护人员多次出现在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的第一线,无论何时何地,危急时刻,他们都在群众的身边,挽救生命,带来希望。
“为最美救人组合点赞”
9月8日,那天是个好日子,一场乐也融融的喜宴正在进行。突然,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伯脸色发黑,瘫倒在地。家属吓呆了,不知所措间,只见三个身影迅速跑到老伯身边——我院胡允兆副院长、卢佩霞护长、何洁仪医生。
他们马上为老伯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经验丰富的胡允兆副院长判断老伯极可能是因为食物卡喉导致窒息,迅速行海姆立克急救法清除异物。经过二十多分钟的紧张抢救,老伯恢复了呼吸和心跳,脸色转回红润,这时救护车也到达了,家属纷纷对他们竖起大拇指,表达感激之情。
老伯有相当多的基础病,所幸经过及时抢救,老伯目前情况良好。卢佩霞护长事后说,这是“三十年一遇的合作”,三位在临床工作几十年的“老医护”,遇到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异物卡喉处理、危重病人转运的“现场综合考核”,看到病人重获新生,他们倍感高兴。
4S店内老人心跳骤停,医护夫妻现场施救
8月29日中午,在顺德一间4S店内,一位50多岁的妇女突然晕倒在地,我院脊柱外科黄玉婷护士与丈夫何俭华(我院附属杏坛医院急诊科医生)刚好在店内提车。
出于职业本能,何俭华立马上前查看情况,一位阿姨晕倒在洗手间门口,呼之不应,情况危急!何医生表明自己是杏坛医院急诊科的医生,经询问,请店员帮忙立即通知120中心。何医生随即触摸患者脉搏及观察患者呼吸、瞳孔反应等情况,发现患者呼吸及脉搏微弱,嘴唇紫绀,而且听到有痰鸣音及气道梗阻音。此时,黄玉婷也跑了过来协助抢救,帮助患者开放气道及清理呼吸道。但最坏的情况出现了,患者突发呼吸心跳骤停。需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抢救!黄玉婷与丈夫一起配合做人工口对口通气和胸外按压术,持续不间断做了十多分钟的心肺复苏,一直等到附近医院救护车到场,并与医生交代了患者情况及抢救措施。
据了解,患者到医院后一度恢复了自主心跳,但后因为病情加剧恶化,家属综合考虑以后放弃进一步抢救,将其带回家了。黄玉婷说,遇到这种情况,自己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职业本能,只希望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一系列抢救措施能为患者赢得时间。
半夜两点的火车广播求助,她们冲上去了
7月13日半夜两点,一辆开往兰州的火车响起了广播,寻求医护人员帮助。我院肾内科护士苏丽娟、刘燕芬听到广播后,马上前往帮忙。一名小朋友突发腹部不适,家长很无助,她们为孩子仔细查体,询问病情,安抚着他不安的情绪,后来小朋友腹痛情况渐渐好转了。她们说:“小朋友没什么大碍,我们也只是做了一点小事。”她们口中的“小事”,却是医护人员在危急时刻奋不顾身的最好写照。
“我庆幸我读医!”他们留爱不留名
7月6日下午, 伦教郑敬诒职校附近发生一起车祸,有位老婆婆受伤倒地不起,刚好驾车经过的我院陈伟医生、杨礼健护士马上停车参与救援。在当天30多度的高温下,他们俩跪在炙烤的公路上,不停为老人做胸外按压、心肺复苏,经过努力,老人的面色、口唇逐渐恢复红润,也恢复了自主呼吸,一直到救护车到来,他们俩才默默离开。
陈伟和杨礼健的及时出手,为伤者的抢救赢得了时间。原来,伤者是位68岁的阿姨,遭遇车祸而出现了心跳骤停情况。在现场的抢救后,伤者被送到了医院,目前情况稳定。
“我庆幸我读医!”在救人后,杨礼健发了一条朋友圈。“我只是做了一件大家遇见了都会做的事。”陈伟医生说,人生就是在不断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能体现出自我存在意义的事就是有能力帮助到别人,小事一桩无需广为人知,满足了自我自豪感足矣。
他们,总说“救人是本能”
他们,总在行善后默默离去,深藏功与名
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带给我们力量和感动
向他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