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平均每年约有270万人死于慢阻肺。我国慢阻肺患者数近1亿人,40岁以上成人慢阻肺发病率高达13.7%,相当于40岁以上居民中,每8人就有一名是慢阻肺患者。
随着吸烟率的升高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慢阻肺的患病率在未来40 年将可能持续上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60年死于慢阻肺及其相关疾病人数将超过每年540万人。慢阻肺早期无明显症状,但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如果能及早防治,慢阻肺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缓疾病发作带来的痛苦。
2020年11月18日是第十九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改善慢阻肺生活,无论何人与何地”。为更有效地提高公众对于慢阻肺的疾病认知,加强大家对慢阻肺长期管理的认识,达到改善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目的,当天,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了义诊活动。
黄小艳副主任医师、刘静主治医师、苏卓莹医师、卢燕珊主任护师等医务人员组成专业团队,为参加义诊活动的患者进行现场健康咨询解答、宣教,免费进行肺功能简易检测、呼吸气道慢病风险评估,并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等。
本次活动围绕“世界慢阻肺日”主题,强调肺功能检测在疾病诊治、监管的重要性,让群众了解到有效的防治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学会自我监控病情、自我管理,坚持长期规范的预防和治疗,提高了民众对慢阻肺的认识,对高危人群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