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完班后,大家像往常一样,开始了各自的忙碌。
今天我的管床迁来一位55岁的大叔,是一名胃底隆起性质待查并有中度贫血的患者,准备过几天行胃ESD(胃镜下粘膜下剥离术)+套扎治疗。
迁床过来时,一位师姐特意叮嘱我,这位大叔要求有点高,要多加注意;他还有一支血不愿意抽,你劝劝他,实在不愿意就跟管床医生报告。
虽然是胃底隆起性质待查,但大叔前几天出现消化道出血,加上原本就有中度贫血,他看起来有点虚弱,总是在闭目养神。眼看着就要做治疗了,医生开了相应的抽血项目以及胃肠道准备。
自从为他做过抽血的评估,大叔对我这个年轻护士就存在一丝抵触。这下看着我拿抽血的试管跟他核对个人信息,他又增添了一份不耐烦和不情愿。
“姑娘,我跟你讲,我这么大岁数了,从来没有进过医院,身体好得很,我还天天游泳的。前几天肚子痛,做了个胃镜,医生只是说我胃里有个小东西要切而已,你一来又给我抽血。我很严重吗?你去问清楚医生我是不是又要抽血?”大叔撒开手,不给抽。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为了让大叔更好地配合治疗,完善检查,以及接下来数天的护患关系和谐,我绞尽脑汁。
“好的,大叔,请你放心,这些抽血项目我都反复跟医生核对过的,这几天你抽的血也是为了给您的手术保驾护航的。您看,这是一支交叉配血,是为了防止术中出血导致失血过多,用来准备常规术中备血。大叔,我也希望您手术顺顺利利做完,然后出院,以后开开心心去游泳啊。”
听到我说好了之后可以开开心心去游泳,大叔似乎放松了一些,瞬间又像个3岁的小朋友一样,谈论起游泳的趣事,乐意地接受了抽血。
他说,他开始的“发脾气”,只是因为惶恐,毕竟岁数大了,还是害怕手术有个不测。我开始安慰他,相信我们的医生,配合好,一切会好起来的,进去做治疗就好像做胃镜一样,睡醒了就做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在我接班之前,大叔就被送到胃镜室做治疗了。到了中午,大叔在妻儿的护送下回到病房。等转移床位后,我再次叫醒他,告诉他已经做完回来了,然后做好术后的护理。
由于大叔有贫血史,回来还要输血。但是看到血袋,大叔的儿子突然感到心慌,整个人冒起了冷汗。我立即把他儿子安置在走廊的木凳上,把早餐没喝的牛奶给了他。一边护理术后的大叔,一边护理他儿子的突发状况,大叔的儿子好转后,由衷地向我表示感谢,他告诉我,他其实是晕血,现在已经好了,辛苦我为他们忙前忙后。
接下来的几天,也许是大叔对我的信任,也许是他儿子把晕血的事情告诉了他,空闲的时候,大叔会主动跟我聊天,教我一些游泳的技巧,说一些他年轻时候的“威水史”。
术后第六天,大叔康复出院了,他和家人都特别高兴,还送给我一袋橘子,祝我以后“橙”心如意,大吉大利。那一瞬间,一股暖流暖入心坎,我的内心比灌了蜜还甜。
路漫漫兮其修亦远,希望我的用心付出,能收获更多患者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