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院新闻 > 浏览文章

深化糖尿病管理“顺德模式”——国家级社区首席糖尿病医生培训班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开班
来源:宣传科  作者:劳燕如  添加时间:2021年05月21日   点击数:0

      5月21日上午,国家级社区首席糖尿病医生培训班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开班。该项目为国家卫健委2021年基层糖尿病管理专项之健康控糖行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将培养出一批能融健康教育、合理用药指导、扎根基层工作为一体的糖尿病专科医师,推进糖尿病防治“顺德模式”的深化开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基层糖尿病管理专项”总负责人杨茜、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朱艺婷、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院长沈洁、副院长王华峰,各镇(街 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代表、顺德糖尿病医防协同联盟培训教师及医、护、药学员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微信图片_2021052115091714 - 副本.jpg

致力于糖尿病患者的规范诊疗

      本次培训班为期半年,首批30多名学员覆盖全区10个镇街及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将进行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参加出诊、查房等等,优秀学员将授予“国家卫健委首席基层糖尿病医师”证书。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基层糖尿病管理专项”总负责人杨茜介绍了基层糖尿病管理专项和健康控糖活动的背景。她表示,经过三年努力,专项行动提升了基层全科医生对糖尿病的防治能力,并为专项试点城市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有效机制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提升了家庭医生的签约率和患者就医的满意率。也是基于专项行动的经验和取得的成绩,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在今年继续举行相关活动,惠及更多地区和市民。

微信图片_2021052115091713.jpg

      我院沈洁院长介绍,根据国家2020年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顺德常住人口为322万,按照中国糖尿病患病率11.2%来计算,顺德糖尿病人口预计超过30万。“管理这么庞大的糖尿病人群,对于任何一家二三级医疗机构都是任务繁重的事情,解决方法就是把病情稳定的糖尿病患者下沉到一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糖尿病人群的管理实行分级诊疗的网格化管理。”沈洁院长表示,在顺德区卫生健康局的领导和支持下,顺德正在打造区域糖尿病中心,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促进三级医院慢病管理优质医疗技术服务、管理下沉,形成区域质控中心及同质化、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起糖尿病管理的“顺德模式”。

微信图片_202105211509171 - 副本.jpg

进一步深化糖尿病管理的“顺德模式”

      沈洁院长介绍,糖尿病管理的“顺德模式”包括牵头建立顺德区糖尿病医防协同联盟、顺德区血糖管理质控中心、顺德区全院血糖乃至全区血糖管理系统、顺德区首席糖尿病医师药师护士的培训,通过一系统的举措,逐渐建立起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流程。通过区域化血糖管理体系的构建,有效提升广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率、达标率,从而有效减少相关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医疗花费和相关医保资金支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级诊疗。

      2020年8月18日,“顺德区糖尿病医防协同联盟”正式成立,至今已培养58名糖尿病专科护士和47名糖尿病专科药师,其中包括22名社区首席糖尿病护士、12名基层首席糖尿病专科药师。这些糖尿病专科护士和药师,将配合国家卫健委培训的基层社区首席糖尿病医师,全面开展糖尿病防、治、管、教整体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一体化、连续性的糖尿病管治服务,为顺德区糖尿病患者在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过程中提供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助推全区糖尿病患者实现双向转诊的步伐。

      顺德区卫生健康局局长朱艺婷介绍,目前顺德已制定了区域血糖质控标准,并着手开展区域糖尿病信息化平台第一期建设。在糖尿病首席药师培训方面,也研究制定了糖尿病用药指导目录,推动诊疗用药同质化和规范化发展。

      “希望顺德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们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可以达成诊疗水平同质化,并达到国家级基层糖尿病医师水平。最终通过顺德区域医、护、药配合,开展糖尿病防、治、管、教整体工作。”朱艺婷说。

微信图片_2021052115091711.jpg

      现场还举行了顺德糖尿病医防协同联盟糖尿病药师培训班结业仪式。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各镇街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47名药师顺利“出师”,其中12位学员获得“基层首席糖尿病专科药师”称号。

糖尿病管理“顺德模式”的发展目标:

      1.用红、黄、绿标识表体现分级诊疗

      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红标),为广大基层卫生机构和二级医院提供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培训,制定和规范转诊标准和疗程。

      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还有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黄标)。

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绿标),同时有转诊系统的软件支持。

      2.培训专业的糖尿病队伍

      定期开展糖尿病专科知识培训班不仅要培养首席糖尿病医生、糖尿病专科护士、糖尿病专科药师还有拥有糖尿病知识背景的公卫医师。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糖尿病认识水平,培训糖尿病专业化队伍,提升一二级医疗机构对患者的吸引力。

      3.用“互联网+”打破医院之间的信息壁垒

     “院内血糖管理”模式是重要抓手,通过在各单位推行院内血糖管理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院内小闭环、院外大闭环。

利用远程医疗、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在区域内各联盟单位间共享患者信息档案,通过互联网、医联体实现患者无缝就诊衔接。

      4.丰富基层社区的功能内涵

      在常规的糖尿病随访与用药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基层社区推广糖尿病运动康复治疗、糖尿病膳食指导等项目,完善社区医生对糖尿病患者的“五驾马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