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是生命调控的中枢,
一旦损伤会造成永久的神经功能障碍,
那么,安心躺在手术台上的时候,
可曾想过,是什么为我们的神经功能保驾护航呢?
答案当然不是靠运气。以往是靠着神经外科医生对解剖的深刻理解和娴熟的手术技巧,而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时代来临以及精准医学概念的普及,最大程度地保护脑功能与神经功能,并保证病人最佳的生活质量。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丰富与完善。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选择!
引进神经外科手术医生的“第三只眼睛”
2021年上半年,我院神经外科派出黎伟林同志至广州进修学习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引进外院先进的监测技术,成为手术医生的“第三只眼睛”,为手术医生保驾护航。我院神经外科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成功实施多功能区病变切除术,效果满意。
病例回顾
记得一位刘阿姨(化名)因左侧面经痉挛抽动4年余,加重至影响睡眠质量。曾于当地医院就诊,予吃药及针灸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令她苦不堪言。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来我院就诊,经检查诊断为左侧面经痉挛,由于患者病变位置深,与脑干、面神经等颅内重要神经血管关系紧密,因此手术难度增大,术后出现面瘫、听力丧失可能性也较高。还有一位徐阿姨(化名)因出现头痛,以额部紧缩样痛为主,伴有头晕,双手指端麻木来我院就诊,经CTA检查提示: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由于动脉瘤位于功能区,与周围脑组织粘连紧密,且血供丰富,涉及大脑主要动脉,术后出现肢体偏瘫的可能性高。
为更好地保护大脑功能区皮层结构,经神经外科医生讨论决定,为刘阿姨和徐阿姨实施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去除病变,更好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最终,两位患者的手术十分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第三只眼睛”的厉害之处
我院神经外科许主任介绍,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涉及颅神经及功能区病变手术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难点,神经电生理监测是神经外科手术中监测神经功能完整性、减少神经损伤、提高手术质量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经电刺激神经或皮层,对照操作前的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波幅和潜伏期基线,可判断神经、传导束的功能变化情况,为手术中实时监测神经功能提供有用的信息,是神经外科手术中常有监测技术之一,广泛用于颅脑和脊髓手术。在诱发电位的监测下,可以早期判断神经的位置和走形,监测神经功能变化,避免神经损伤。
我院神经外科在颅脑肿瘤和脊柱、脊髓手术中今年全面开展神经电生理监测,标志着神经外科全面实现手术规范化、精致化、个体化。在全区率先采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能精准、有效地解除肿瘤对面神经及功能区的压迫,此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手术中的神经功能保全率,保障患者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