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从前听的韩红唱的那一条神奇的天路,今天我终于真实的踏在这片土地上……。
“我志愿献身护理事业,奉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自从我成为护士的那一天起,就一直把这职业誓言藏于心,时刻提醒着自己。
一周前,我有幸成为2021年广东省柔性援藏医疗队的一员,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医疗支援工作。我带着我的知识与技术,满怀着信心与期待,踏上了这片土地。
西藏地处高原,地广人稀,重重的雪山隔绝了与外地的频繁交流,医学发展也相对落后。高原上的百姓如果不幸呼吸衰竭或者心力衰竭,往往不能及时得到救援,或将失去宝贵的生命。我助力的是西藏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医院,每年皆有无数的重症患者死于心衰或呼衰。而若有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心肺”)技术,我相信结果将大有不同。然而,偌大的医院里仅有着1台ECMO仪器,却孤独的“闲置”着,因为整个西藏地区几乎没有开展过ECMO技术,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不足以能操控机器为患者救治。总的来说,有仪器设备,但没有技术知识。
于是,我自告奋勇地踏上了这片土地,为这雪域高原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刚到西藏那天,我心里其实也有一点忐忑,恐怕自己的身体素质抵御不了高原反应,幸好上天眷顾,我只有轻微的头晕脑胀,其余并无大碍。上班第一天,科室主任邀请我和他一起为ECMO这台机器进行冲管等相关的操作演示。我精神抖擞地操作起这台机器,当科室同事看着预冲液顺畅地流动,大家都热泪盈眶,不禁鼓起掌来。而这一刻,也预示着机器有了灵魂,它将为广大藏民同胞带来生的希望,也预示着我开始把所有的知识和技术通过这个管道输送出去。这第一次在西藏的教学,就像楼房奠基仪式一样,有着特殊的意义。
短短一周,我看到了许多淳朴藏民的笑容,见证了ECMO机器的启动,感受到了科室同事对新知识的渴求。我也将不负所托,在全国首批“体外生命支持培训基地”的强大后盾下,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广ECMO技术,大力推动当地体外生命支持的建设和发展。此行也鼓舞着我,让我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援藏之路,永藏于心!
知识小科普:
什么是ECMO?
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心肺”)是体外的一种氧合器,主要是通过体外的膜氧合方式供氧,如果患者呼吸已经衰竭,肺功能很差,没有肺的交换功能,或者是心脏也衰竭,没有能力供血,可以用人工体外膜肺替代心脏和肺脏,给患者供氧气。具体做法是把静脉血跟同引流到人工肺里,然后膜氧合器进行加压给氧,让静脉血里面的氧浓度提高,再通过泵输回到体内,使氧供应量增加。通常ECMO主要治疗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患者,普遍用于急救、抢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