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院新闻 > 浏览文章

行而不辍,育才维康——我院举办国家级继教项目“‘平战一体,常态防控’现场研讨会”
来源:感染管理科  作者:黄国飞  添加时间:2021年11月16日   点击数:0

      11月11-12日,由我院感染管理科主办的“‘平战一体,常态防控’现场研讨会”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在医院会议中心举行。

探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院感管理模式

      本次研讨会紧扣医院感染管理的新视角,聚焦当前感控管理的热点课题——新冠肺炎防控,本着提升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管理能力和水平,帮助各医疗机构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要求的宗旨,共同探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的医院感染管理模式。

      会议严格遵照当地疫情防控指引,以“线上+线下”联合方式进行,邀请了多位全国知名感控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课程内容丰富,紧密契合新冠防控中的关注点,现场气氛热烈。

c88375272333529117045494c8ada20.jpg

      我院副院长胡允兆出席本次活动并作开班致辞。他对各位感控同仁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授课老师的倾力付出及学员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胡允兆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要始终坚持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实屏障,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希望此次研讨会架起我院感控人与全国感控同仁学习交流的平台,共同学习,共同努力,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作出更大贡献,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现场:多名感控专家传经送宝交流共进

      现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控中心首席专家吴安华教授从新生儿感染防控的角度出发,通过引用大量文献强调医院感染监测在新生儿院感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吴安华教授表示,唯有心中有“数”,才能科学高效地进行预防感染和控制风险。

      新冠疫情给生产生活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和思考。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杨杏芬教授对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展开了探讨。杨杏芬教授通过全面而深入地总结了公共卫生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现状,解读国家政策、战略对公卫人才的需求,结合我国国情并参考世界上先进的公卫体系建设经验,对我国未来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随后,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侯铁英教授从督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切入点,主要讲述实现高效、准确检测新冠核酸标本的要点和措施,并介绍了全省PCR实验室概况,其间真实又生动地讲述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背后的故事。

      感染控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现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刘大钺分享了援鄂援塞抗疫的亲身经历,指出了需要吸取的教训和值得借鉴的经验,并强调了感染控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依然不能松懈。

      广州市疾控中心陈纯主任医师带领大家走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线。她运用流程图和时间轴图清晰地展示了疾控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提醒医务工作者必须重视感染防控,如此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卢婉娴从重症医学科领域感染控制的角度,根据国外先进研究成果以及自身工作经验,分享了在疫情防控的要求下,重症监护病房无盆化擦浴的新措施、新技术、新思路,体现了以人为本与专业素养两相兼顾。

8dabc8515bbf704d8ded2f972b9515c.jpg

      我院感染管理部主任韩佳音介绍了新冠肺炎常态化下医院感染防控的难点及要求。她从新的疫情监控数据着手,强调了医院感染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将我院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院感常规工作及新冠防控工作开展的概括作经验分享。

      顺德区第三人民医院院感科科长潘银妹通过视频、音乐、图文并茂等多种形式展现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工作要点,讲述了如何真正落实督导这一环节,有效地防止漏洞或疏忽的产生。课堂生动具体,令人印象深刻。

b346fae703dd53ac3bc5f564bb6ba38.jpg

      在实践环节,韩佳音主任带领部分学员对我院防控体系建设、方舱医院建设及新生儿普通病区感控布局改造进行了现场观摩和交流学习。

      授课专家的倾囊相授,各位学员的孜孜以求……此次学习班的成功举办,搭建了资源共享的学术平台,学员在聆听中汲取、在交流中提升。

意义:是“零”的突破也是院感的工作检验

      自政校合作以来,我院以做大业务、做强专科、做特技术为导向,创抓机遇,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加速学科内涵发展,成功获批多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充分体现了我院多项临床技术日趋成熟,形成特色。本次研讨会的开展,标志着我院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亦是对我院近两年院感工作的检验。

      我们将继续充分发挥引领辐射推动作用,继续探索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发展道路,为健康中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