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院新闻 > 浏览文章

男子因爱吃鱼生突变“小黄人”!专家提醒:小心“招惹”肝吸虫
来源:感染性疾病科   作者:何凤娇  添加时间:2024年05月10日   点击数:0

今年4月,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了一名“小黄人”——饱受身目黄染困扰1个月的霍先生。他曾辗转多间医院及科室,经常规退黄治疗效果差,肝炎病毒等指标均阴性,患者比较焦虑。

主管医生吕国涛副主任医师查房后,详细询问病史,发现霍先生平时经常吃鱼生,检查提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考虑患者黄疸系肝吸虫感染可能。进一步除外胆系疾患后给予驱虫、护肝、退黄等治疗,患者黄疸消退,于4月20日出院,由衷地感谢医生药到病除!

1.gif

今天我们认识一下肝吸虫病。

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华支睾吸虫随食用未经煮熟的淡水鱼(比如鱼生)或虾感染人类,并寄生在人体肝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

2.jpg

据统计,广东是严重的肝吸虫流行地区之一。俗话说:“捞起捞起、风山水起!”鱼生入口清爽、鲜嫩可口,让很多爱吃美食之人欲罢不能,但这样生吃鱼片很容易感染肝吸虫。

肝吸虫如何进入人体?

肝吸虫的虫卵进入水中,经过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类),然后进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体内,进一步发育成为具有感染性的囊蚴。人食用未加热熟透且带有囊蚴的淡水鱼虾,从而发生感染。切生鱼肉和孰食的刀和砧板共用,喝含囊蚴污染的生水也会引起感染。

4.jpg

感染肝吸虫后有什么症状?

轻度感染者常无症状或仅在食后有上腹部饱胀感、食欲缺乏或轻度腹痛。患者易疲劳。较重感染者通常起病较慢,有食欲缺乏、上腹饱胀、轻度腹泻、肝区隐痛。患者可有肝大,以左叶为明显,有压痛和叩击痛。可伴有头晕、失眠、疲乏、精神不振、心悸、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

个别患者因大量成虫堵塞胆总管而出现梗阻性黄疸,甚至发生胆绞痛。慢性重复感染的严重病例发展为肝硬化及门脉高压时,出现消瘦、贫血、腹壁静脉曲张、肝脾大、腹水、黄疸等。严重感染的儿童可出现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甚至可引起侏儒症。

肝吸虫病去哪个科室就诊?

专家提醒,可疑或确定感染肝吸虫的患者应到专科就诊,切不可自行服用驱虫药。因口服驱虫药容易导致肝功能损害及成虫死亡后容易导致胆管梗阻发生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因此建议到医院专科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

如何预防肝吸虫病?

不要吃生的或者半生半熟的鱼虾。肝吸虫一般寄生在淡水鱼虾体内,如果吃了生的或未彻底煮熟的鱼、虾肉就有可能感染,因此,所有食物都应该煮熟才可食用;切生、熟食物的刀和砧板要分开,如果不能分开,切过生鱼虾的刀、砧板、盛过鱼虾的容器,要彻底洗干净;接触过生鱼虾的手不要拿熟食,及时清洗干净;不要用生的鱼肉、或洗鱼的生水等喂狗、猫或其他家养动物。

55.gif

请大家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注意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