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院新闻 > 浏览文章

人工耳蜗助新“声”,七旬大叔展笑颜
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作者: 周金章、张碧茹  添加时间:2024年05月24日   点击数:0

上段时间,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入住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说话大声,口齿清晰,但任凭你多大声和他说话,他都听不到你的声音。原来,年过七旬忠伯数年前开始出现双耳听力下降,在此期间还出现过重型颅脑外伤,做过开颅手术,留置过脑室引流管。幸运的是,这艰难的一关关他都成功地挺过来了。

但近几年,忠伯的听力却越来越差,前几年佩戴助听器还能应付日常交流,近半年来助听器已经不能提供任何帮助。着急的他也曾多处求医,但是始终无法提高一点点听力。

作为土生土长的顺德人,他选择把信任交给本地名医。第一次在张碧茹主任医师诊室就诊时,在得知人工耳蜗植入这一恢复听力的治疗方式时,忠伯看到了一丝希望,但因为需要手术,还是有点犹豫了。在经历复杂的思想斗争后,忠伯在家人陪同下再次走进张主任的诊室时,他大声说出了自己的诉求:我是来做人工耳蜗植入术的!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碧茹率领耳科团队,联合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放射科、麻醉科团队做了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在院领导的协调下,在麻醉手术室和相关科室的大力帮助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团队为忠伯顺利植入了人工耳蜗,历时不足2小时,住院不到一周,忠伯就顺利出院了。

11.jpg

忠伯和家属为医护团队送上锦旗

据统计,在中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残疾人属于听力障碍,也就是说我国8700万残疾人当中有2900万人属于听力残疾。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群所占听力残疾的比例也逐渐升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群将存在听觉障碍,老年性耳聋严重妨碍了老年人的社会和家庭交流。双耳听力下降或者丧失,不仅使老年人语言交流困难,对周围环境丧失兴趣而产生孤独、寂寞、记忆力下降、失忆等症状,有导致老年痴呆的风险。有的老年人还有因为听觉丧失不能躲避危险,出现交通事故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2.jpg

南医大顺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张碧茹医生介绍,一般而言,轻中度耳聋的老年人佩戴助听器效果较好。重度和极重度的老年人,助听器往往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如条件允许可及时植入人工耳蜗。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全麻手术,同时又有一部分需要植入体内的电子设备,其安全性就自然成为关注的重点。

从目前的临床反馈来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人工耳蜗植入的年龄也没有明确限制,只要身体状况良好,老年人认知行为能力正常,自身有手术提高听力的意愿,并得到家人的充分支持,可以耐受全身麻醉者均可纳入手术范畴。就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疗效而言,因老年患者为语后聋,既往具有听觉语言基础,人工耳蜗植入后大部分效果良好,其带来的益处不只是听力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更是提高日常生活质量,能让他们“重获新声”,更好地地融入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