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院新闻 > 浏览文章

一度高烧到40℃!顺德一女子反复发热命悬一“腺”,万万没想到是它惹的祸
来源:感染性疾病科   作者:李云峰  添加时间:2024年07月17日   点击数:0

上段时间,35岁的杨女士不明原因发烧,起初以为是小毛病,未引起重视,她先到附近的诊所吃了一些消炎药并打了“退烧针”,结果折腾了几天还是反复发热。

为了尽早康复,杨女士到就近的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发现,除了白细胞稍微高一点、甲状腺功能五项异常和甲状腺超声有问题以外,其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经过对症治疗后,杨女士的症状并无缓解,高烧仍在继续,最高体温超过40℃,这可把家人吓坏了,赶紧将她转诊到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进一步治疗。

1.jpg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明朗接诊了该患者。他了解到,杨女士近期发热无明确的时间规律,除肌肉酸痛外,无其他不适的症状,外院已使用多种抗生素,但没有效果。比较特殊的是,她有2次甲亢病史,经过药物治疗好转后停药,停药后未规律复诊。

在了解患者的病史、详细查体并查看了患者基础的检查检验结果后,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明朗考虑患者此次发热与“甲状腺功能亢进”这个疾病有关。

在紧急完成甲状腺相关的检查检验,并请内分泌与代谢科紧急会诊后,经专科评估,杨女士处于“甲状腺危象前期”。随后,团队确定了诊疗方案。

本以为有了诊疗方向,治疗会很顺利结束,但用上激素和抗甲亢药物后,患者热峰有过小幅下降,但发热仍反反复复,医生严密监测患者甲状腺功能,小心谨慎地调整着每一种用药,然而在入院的第8天,患者出现了全身明显乏力、大汗、多次腹泻且难以止泻、心率增快、血压降低(最低70/39mmHg),血小板进行性减少、皮下出血及黑便等出血现象。

患者病情越来越严重,在向科主任李红报告情况后,李红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经过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考虑到目前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患者病情危重,死亡风险极高,决定请内分泌科、血管甲状腺外科、血液内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诊断考虑患者“甲状腺危象、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给予加用碘剂,再次调整激素用量,继续抗甲亢、控制心率、补液、扩容、抗凝等治疗。另外,团队为杨女士实施血浆置换治疗。幸运的是,第一次血浆置换后,她的病情就得到了比较好地控制,各项指标回落至正常范围,患者终于转危为安!经过三次血浆置换后,患者甲状腺素逐步恢复到正常。

在感染科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杨女士病情好转并顺利出院。

什么是甲状腺危象?

2.jpg

李红主任医师介绍,甲亢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多发生于较重甲亢未予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常见诱因有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激等。其临床表现有高热或大汗、心动过速(140次/分以上)、烦躁、焦虑不安、谵妄、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患者可有心衰、休克及昏迷等。

甲亢危象的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为20%~50%,若抢救不及时,病死率可上升至75%,最常见的死因是多脏器功能衰竭、其次是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律失常、DIC、消化道穿孔、缺氧性脑病、脓毒症。

为什么要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3.jpg

血浆置换是治疗严重甲状腺毒症的有效替代疗法。临床多应用于严重甲亢,抗甲状腺药物不耐受及甲状腺危象患者。

美国血浆透析学会(ASFA)发布的最新指南指出,血浆置换的适应症如下:

出现严重临床症状(如意识障碍和重症肌无力)者;

患者情况迅速恶化或出现其他疗法的禁忌症(如粒细胞缺乏症、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及常规疗法无效者;

术前甲状腺激素水平需快速控制正常者。

杨女士出院后在门诊复诊时,病情已经得到了很好地控制,这个病例充分说明,一些容易忽视的“小病”往往会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发展成可能危及生命的罕见重症。

医生提醒

重视健康,珍视生命

“小病不拖,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