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我在大良颐景苑敬老院做义工时,看到一位婆婆坐在轮椅上红光满面但神情有点呆滞。我再往下看时,看到了搁置在轮椅踏板上的右脚立刻被吓了一跳。原来她的右小腿以下浮肿明显,足背可见一个足有鸽蛋大溃疡糜烂面。周围皮肤黑亮黑亮,还渗出带有一股恶臭的液体,让人觉得很恶心。我不动声色的走过去跟她聊家常,关心婆婆的日常生活。刚开始婆婆还跟我有说有笑的,可当我一把话题转到她的脚上时,她立刻就泪流满面了。深入了解后,我才知道原来她患有糖尿病已经10多年。也一直吃药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平时也没有什么明显不适,所以不在意。几个月前足背痒时抓破了皮肤后,足背的破损面就越来越大且肿胀流脓液。婆婆说:“在敬老院看过医生,也用过药,内服外擦也没有好转。”敬老院也联系她的家属要求其家属送婆婆到大医院就诊,但她家属几个月来都没现身。由于病情得不到好的治疗而控制不住病情,婆婆的脚渐渐的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这是典型的糖尿病足。
以下浅述糖尿病足的防治: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其主要原因是:1由于不良生活习惯或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的糖代谢、脂代谢功能紊乱,引发全身周围细小动脉病变,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坏死和感染,引发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2 末梢循环障碍;3免疫障碍;4促进皮肤生长的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减少;5肿胀渗液的软组织是病菌绝佳的培养基,存在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在内的多各需厌细菌和真菌的混合感染,从而形成浅表溃疡、蜂窝织炎、深部脓肿、骨髓炎和肢端坏疽。
糖尿病足的预防,主要是控制危险因素如喝酒、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有效控制血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如局部按摩、抬高患肢、注意肢端保暖;预防足部外伤如选择合适的袜子鞋子、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疹、干燥开裂等,修剪趾甲避免损伤皮肤。要充分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病情:1 了解糖尿病患者患病持续时间、治疗方式及其它并发症情况,2检查患者外周皮肤对温度、触觉感觉,了解神经功能是否受损,3测定脚不同部位的压力,了解是否有脚部压力异常;3检查下肢血压与血管状态,动脉供血状况,有无狭窄或闭塞、闭塞程度和部位;4检查溃疡、创口感染情况。治疗主要是严格控制及密切监测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空腹7mmol/L以下,餐后8mmol/L左右,如口服药物不能很好控制,则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必要时静脉注射或胰岛素泵持续输注;改善末梢血液循环,解除微血管痉挛、激活微血管自律运动;消除感染,根据溃疡病变程度及分泌物细菌培养选用抗菌素,严重感染时辅以抗厌氧菌治疗;对于极难控制的反复感染和恶性坏疽、溃疡深并窦道患者,应对病灶进行外科清创处理,并观察有无骨骼受累及骨髓炎的发生,极其严重者则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