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院新闻 > 浏览文章

除夕夜,急诊夜
来源:急诊科  作者:未知  添加时间:2014年02月08日   点击数:0

1月30日晚8时余,人民医院急诊科,如常满满的候诊室病人,如常满满的输液中心大厅,除了节日的装扮以外,似乎感觉不到一点节日的气氛。忽然,远处隐约传来尖锐的急救车鸣笛声,然后就是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车床经过的“吱吱”声音。“快,上心电监护,准备气管插管”。心电、血压仪迅速连接,开通静脉通道,马年除夕,急诊科里仍在忙碌。
  “后半夜才是来患者的高峰期。”急诊科欧阳医生工作20余年,年三十在值班室度过已成习惯。今年大年夜,他从下午5时接班,2个多小时接诊20余名患者,人数并不比平时少。
  醉酒、肠胃炎、心脑血管疾病,是夜间门诊病人的主要组成。节日期间暴饮暴食是诱发胃肠炎、胰腺炎的重要原因。“吃团圆饭,家人团聚一高兴就多吃两口,多喝些酒。尤其是老人,办年货、儿孙绕膝打破了平时的生活习惯,等到后半夜兴奋时间一过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除夕当晚,处理这些病人变成了急诊的后半夜的主要工作。
  22时00分,趁接诊的空当,急诊“老总”欧建华医生跟家里通了个电话,面对妻子的关心他只说了句“还可以”,完全不提刚刚接连抢救并连续看了30余个病人的疲惫。除夕夜班不好值,这是所有急诊医生的共识。一个COPD患者咳嗽、高热、气促,医生建议住院观察治疗,本人和家属要求医生简单处置后就回家,拒绝住院的原因是当天是大年三十,这让医生很为难。点滴后,病人坚持离开医院,欧医生的半颗心也跟着悬了起来。
  23时30分,病人高峰逐渐退去,护士们终于也稍稍松了一口气,想起了吴玉欢护长送来了节日的慰问品:饺子。听说饺子热好了,女护和男护也只能着轮流去吃,毕竟急诊科的岗位空不得人。在急诊已经工作10年的“元老”男护梁宇达,由于夜班带来的内分泌紊乱。但他仍然热爱着这份工作,“我们才是冲锋在第一线的战士”,说到这里,自豪与骄傲的情绪马上涌现于面上,似乎忘记了刚才参加抢救的疲惫。午夜0时,室外隐约传来了炮竹声响,新春钟声中,又一辆救护车载着病人开进了医院……
  急诊室里每一分钟的故事都充满了责任、坚守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