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1日,是第21个世界老年痴呆症日。据有关卫生组织报道,全球平均每4秒就有一个老年痴呆(失智症)新增病例,失智症已成为威胁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为了唤起全社会对老年痴呆病人的关注,9月21日下午,我院与顺德区慈善会、益基金会、顺德农商银行、清晖园管理处、顺德星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在大良清晖园开展了以“记得我爱你——全员关注老年性痴呆”为主题的关爱失智症老人公益活动。
活动现场,我院派出了以黎宏庄副教授、李艳副教授、欧阳基鹏医师为骨干的10多名神经内科专家和护理人员,为老年痴呆患者进行义诊和咨询。顺德星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多名“天使之翼”义工现场为老年痴呆患者进行记忆障碍辨识游戏,以帮助老人提高记忆。
现场通过发放宣传单张以及播放影像视频等方式,向前来咨询的老人宣传失智症的防治知识。
当天下午,几十名老年人在他们的家人搀扶下,冒雨来到活动现场接受咨询,并在义工的帮助下,学习记忆辨识游戏。
关注老年痴呆,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事。此次我院联合社会团体举行“世界老年痴呆日”义诊,其目的是呼吁全社会关注老年失智症,通过社会多方面重视,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
为改善老年痴呆病人的症状,我院神经内科就老年性痴呆病专业方向增设了“记忆障碍门诊”,并成立老年性痴呆病教育课堂,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尽早全面认识该病。
“记忆障碍门诊”根据国内外诊疗指南规范、结合中国病人实际情况,制订了一整套规范化诊疗与研究流程,形成“疾病病例收集(临床资料、录像资料、图片资料)-量表评估-建立资料库—神经影像学评估(结构影像学、血管影像学、功能影像学)-拟定防治方案-门诊随访-防治宣教”等规范化诊治流程。
相关链接: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906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首次报告了一例具有进行性痴呆表现的51岁女性患者,1910年这种病被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
在欧美城市人群中,老年性痴呆成为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忧患,2010年全球痴呆病人达3560万,其中540万在中国,为世界最大的痴呆人群,目前全球每三秒增加一名新AD患者;每20年AD患者增加一倍。新发病例的区域分布为亚洲占总数49%,2015年、2030年、2050年低中收入国家的AD患者占全球患者比例分别达58%、63%、68%,呈逐年增长趋势。2015年痴呆的全球医疗费用$8180亿美金,相当于全球排名第18的经济体GDP,超过苹果公司的市值;2018年将达1万亿美金;2030年将达2万亿美金,亚洲地区痴呆患者达2290万,是痴呆患者的重灾区。老年性痴呆主要临床表现:1、记忆力日渐衰退,影响日常起居活动,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2、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难以胜任日常家务,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3、语言表达出现困难,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4、对时间、地点及人物日渐感到混淆,不记得今天几号、星期几,自己在哪个省份。5、判断力日渐减退,烈日下穿着棉袄,寒冬时却穿薄衣。6、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跟不上他人交谈的思路,或不能按时支付各种账单。7、常把东西乱放在不适当的地方。8、情绪表现不稳及行为较前显得异常,情绪快速涨落,变得喜怒无常。9、性格出现转变,可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等。10、失去做事的主动性,终日消磨时日,对以前的爱好也没有兴趣。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9月21日定为“世界老年痴呆日”,以唤起社会对老年性痴呆病人的关注的关爱。
神经内科专家热情为老年人进行咨询服务。
义诊现场老年人向专家咨询。
义工帮助老人学习记忆辨识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