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久安”话乙肝
作者:谢秋里 发表日期:2013年04月06日 点击数:0
抗病毒治疗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根本。乙肝不同于其他疾病,不能单凭自己的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应该治疗。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所谓“乙肝病毒携带者”,经肝活检证实都有一定程度的炎症活动,甚至已经有早期肝硬化。因此我们常说乙肝病毒是体内潜伏的“隐性杀手”,多数慢性肝炎患者在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并无症状。使得一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误认为“抗病毒治疗无关紧要”,“肝功能异常时服用一些降酶药物就行了”。其实,护肝药物只能暂时性保护肝脏,改善肝功能,对乙肝病毒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根本性的治疗措施是抗病毒治疗。目前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单用干扰素、单用核苷类药物及联用上述两药均可,当然具体每个人适合哪种子方案应由专科医生结合各人的情况取个体化的治疗。
首先要说明的是,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疗效有限,患者期望值过高容易上当受骗。目前的抗病毒药物能起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但绝大多数病人并不能通过治疗把乙肝病毒从体内完全清除,也就是不能完全转阴。事实上,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没有一种药物能将乙肝病毒完全清除。但依靠现有的药物达到长期控制病毒复制、阻止肝病进展、改善临床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其次,患者要把握好抗病毒治疗的时机。抗病毒治疗开展的最佳时机是“大三阳”或HBV-DNA阳性,ALT反复波动;此外,一些肝硬化患者,肝、肾移植术的乙肝感染者,肿瘤化疗期和围手术期的乙肝感染者也可使用。但患者不要自行购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病情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然后亦提请注意:慢性乙肝较难治愈,要有长期思想准备。正是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有限,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因此患者一定要树立长期治疗的观念,当前没有哪一种药物能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彻底治愈乙肝,要通过多个疗程、多种药物的应用持续控制病毒复制,甚至终生用药,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另外治疗期间的定期检查也非常重要,因为定期检查能监测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如果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就应该更换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
慢性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由于目前没有根治病毒的特效药,所以抗病毒治疗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生用药,对于核苷类似物尤其如此,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DNA的复制,即使用药期间效果很好,一旦停药可能很快复发,所以长期用药成为必然,每一个个体的具体疗程在用药之前往往不可预期,患者在选择这类药物之前要有心理准备。是的,乙肝的治疗不是一两天的问题,为了防止病情的反复,必须坚持治疗,因为只有“长治才能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