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儿科 发表日期:2007年07月04日 点击数:0
在我院,有这么一个集体,他们敬业爱岗,默默奉献;他们用心服务,真情关爱,在患者和医院之间架起一座爱的桥梁,这就是广大患者家长深爱的儿科。
精湛的技术是儿科服务社会的最重要的保障。为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儿科除了定期派人外出进修外,科内还长期聘请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吴梓梁教授为临床顾问,指导对病情危重及疑难患儿进行积极、及时的处理。通过不断研修业务,儿科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成功挽救了不少危急患儿。如去年的一个晚上,一位8个月大的婴儿吃山竹的时候,山竹误入气管,导致这名婴儿窒息,危在旦夕。经过儿科值班人员的全力抢救,最终将这名婴儿从死亡线上挽救了过来。
周到细致的服务是关爱患儿、沟通社会的桥梁。儿科编制了丰富多彩的宣教资料,提供入院及出院流程图、病房服务指南、健康处方、出院指导等一系列便民措施,极大地方便了患儿家属。同时,儿科还经常举行各类讲座,为家属解答小儿生长发育、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护理等问题,普及健康知识,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对出院后的患儿,她们还经常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儿出院后的情况,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
为了使每个患儿不再害怕每天给他们喂药、打针的“白衣天使”,每到“六一”儿童节,她们就为孩子们准备精美的礼物,陪他们做游戏。融洽的欢乐场面感染了每个家长,欢声笑语回荡在儿科病房,节日的关爱感染了每个在场的人。医患距离在这份关爱中缩短,医患关系在温情中默默拉近。
为使患儿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她们做足功夫。每年的春夏季交替的时候,许多儿童因为不适应天气的变化而生病,儿科病区床位也由原先的43张床加到了63张。面对这么繁重的工作,科主任、护士长全力协调,各位兄弟姐妹积极主动放弃休息,踊跃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加床大行动中,圆满地解决了燃眉之急,得到了院领导的表扬和肯定,更得到了患儿家长的感谢。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有困难的患儿,儿科还专门成立了科室解困基金。专门用来帮助那些身患疾病,父母又无钱医治的患儿,让他们能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每年的6月1号,儿科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科内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声。今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他们为住院的小朋友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以抽奖的形式派送上节日礼物,让小朋友们不因生病住院而错过属于他们的节日(见下图)。看,抽奖台前,家长与小朋友齐参与,愉悦的笑声不断的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