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健敏 发表日期:2013年07月11日 点击数:0
难辨梭菌是自然出现、形成孢子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动物肠道内。
难辨梭菌相关性疾病(CDAD)目前被定义为抗生素治疗诱导的院内感染,为导致腹泻和结肠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约20%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由难辨梭菌产毒素引起。由于产生的孢子使细菌具有耐热、耐干燥、以及多种化学物质(包括消毒剂)等特性,因此极易造成院内爆发感染流行。
自2003年以来,欧美多国相继出现大爆发流行,已经成为继MRSA、ESBL等之后造成院内感染爆发流行的“头号超级细菌”。2005年以后,欧盟及相关国际相继出台国家级强制措施要求监控难辨梭菌的院内感染情况;2010年,美国传染病学会(IDSA)及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会(SHEA)也发布《难辨梭菌感染临床应用指南》。相关国家及国际卫生组织也提醒各级医疗机构重视这一人类健康的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