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重症医学科

我院参加首届亚太体外生命支持学术会议

作者:卢剑海  发表日期:2013年10月24日  点击数:0

2013年10月11日至13日第6届全国体外循环学术会议暨首届亚太体外生命支持学术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共600多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我院派出了两名重症医学科医师代表参加。在大会上,专家们概述了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在各自国家的发展状况,广泛交流了EMCO的应用经验,并深入探讨了ECMO的焦点问题,促进了ECMO技术的成熟发展,推动ECMO全球化应用。
  ECMO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生命支持手段,主要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体外“人工心肺”机将血液氧合、排出二氧化碳,再通过另一路管道回输至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从而起到部分替代心肺功能的作用,在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日本代表曾在会议上讲述了一场利用ECMO实现生死大逆转的奇迹。一名60多岁的老人家在机场突然晕倒,经现场急救人员检查,诊断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室颤动),按常规治疗,给予了心肺复苏、电除颤和药物治疗后,效果却不佳,心脏渐渐停止了跳动。于是,一边不间断心外按压,一边将患者送至当地有条件的大医院进一步诊治。接诊后,医院里的急诊科医师立即展开了一系列抢救工作。患者被转至抢救床,并接上心电监护和机器连续心外按压后,一队医师开始ECMO机器的准备工作,另一队医师为患者行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建立ECMO管道。在短短15分钟,ECMO管道已经成功建立,连接机器,开始了工作,为组织器官提供氧合支持。然后,从患者的另一个腿行股动脉穿刺,建立主动脉球囊反搏管道,同时为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发现营养心脏的一条主要血管完全堵塞,所以心跳停止的原因主要心脏供血不足引起。植入了支架,心脏血管重新通畅,主动脉球囊反搏为冠状动脉进一步提供更好的供血,改善心脏氧合,最终患者逐渐恢复了正常心跳。
  心脏是对缺氧耐受能力较差的器官,在数分钟的缺氧下,容易发生心跳停止,导致患者死亡。虽然在常规的心外按压和呼吸机辅助呼吸下,能为组织器官提供一定程度的供血供氧,但其效能较低,还受限于按压者的技能。另外,在血液循环堵塞或肺功能极差的情况下,这种生命支持手段更是无法凑效,同时会妨碍进一步检查,此时的患者迈入了绝境。ECMO能使血液直接氧合,还可提供一定的动力,维持患者的血压和氧供,效能远远高于一般心肺复苏,而且能为患者提供进一步明确病因的机会,具有其他手段难以替代的优势,在生死悠关的时刻为患者带来一丝生机,挽救了许多患者的性命。
  虽然ECMO的作用已得到全球医护人员的肯定,但由于经济和科技等原因,ECMO在各个国家应用方面仍差参不齐,部分国家甚至不具备开展ECMO的人员和设备。在今年,我院已经成功开展了三例ECMO技术,成功挽救了两名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超越了亚洲贫穷国家,在省内处于先进水平。通过这次会议,与其他ECMO专家们进行广泛交流,汲取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了我院ECMO治疗水平,使我院危重病抢救能力与先进国家水平接轨迈进了一步。

上图为左六二主任在婴儿ECMO模拟训练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