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轲 发表日期:2016年02月18日 点击数:0
除夕夜,当新年临近,千家万户都在温馨团圆时,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科室的微信群里发来了这样一条消息:新收130床,脑梗死,溶栓时间窗内,需造影指导下一步治疗。紧接着在另一个年轻医生群里,在一堆祝福与红包消息中,也出现了一条微信:要回去手术了,失陪了哈。
当晚科室值班的是临床经验丰富的黄美媚副主任医生,收到这位突发偏瘫的病人后,经过快速而精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完成头部影像学检查后,黄医生初步对其诊断为脑梗死。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全身的血都由心脏泵出,携带着营养供应各个组织。其中,其中就有进入大脑的血管。每个人体组织都在不停得运转,就好比是一个个战场,而一条条的血管就像是军用物资的补给通道。是在年龄、血压、血脂、烟酒等等损害下,血管内壁也会“藏污纳垢”,甚至溃疡破损。就好像军用通道的马路上出现了破砖碎瓦、地面坍塌,这样,可行走路面就变窄了,当出现塌方时,甚至把整条路堵死。而缺少了补给的前方战场在垂死挣扎一会后,则完全消耗而死,饿死后即使血管恢复通畅也为时已晚。因此,累及大血管的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是,是在“垂死挣扎”的黄金时间内,通过药物溶解路面杂物,若药物不能凑效,就进行血管介入,就像在其他没有堵的肢体血管道路中探入一个挖掘机,在人体血管道路中弯弯绕绕进入事发路面,进行现场清理。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黄金时间”内。
有了“黄金时间”,自然要求治疗的及时,在处处人头攒涌的医院中,为保证治疗及时,就出现了“绿色通道”的概念。在这一方面,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是顺德地区唯一“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的成员,具有顺德地区首个规范、高效的脑卒中绿色通道。通道最终还是靠人力来实现,而收入我院神经内科的病人,他们的绿色通道则是黎洪庄科主任、陈略住院医师搭建的。在除夕夜,黄美眉医生经过评估,考虑该患者有“溶栓”以及“介入”的指征,在给予药物治疗后,及时通知黎主任和陈医生,他们便离开了其乐融融的家,奔赴医院。病人在及时治疗下血栓得以溶解,造影结果血管已复通,而医生们则在放射线辐射下,在工作中不知不觉的跨入新的一年。
今年生育二孩是热门的话题,当顺德的百姓们几乎家家有儿有女时,顺德第一人民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几乎每位医生都是独生子女政策的严格遵循者。当二孩政策来临,很多尚在育龄的医生们都愿意再养育一个孩子,这其中就有黎宏庄主任。而陈略医生则新婚不久,研究生毕业已属晚婚晚育,小家庭双方的父母也都希望能早日抱孙。但从事介入工作,长期反复的射线照射,可引起生殖细胞的畸变,若要生育则须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数月,方可安全。但是国家卫健委对医疗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民众的福祉,我院也提出了打造珠三角标杆医院,建成广东名院的目标。在这个发展方向上,介入在神经内科属于先进医疗手段,是不能缺席的,而黎主任和陈医生也选择了留守。
在县级医院,医疗投入不及地市、省级大型医院,而群众对健康需求、脑梗死患者对及时介入的需求,却是向大城市看齐的。当今医疗工作繁重,选择从事介入,不但意味着放射线对健康的影响,更意味着内科医生日常工作以外的额外的手术工作量,而且只有象征性的一点增加收入,因此县级医院的人才队伍中,因为人手不足,仅靠有限的医生劳动透支来维持着介入工作的运转。黎宏庄主任和陈略医师,他们都有充足的理由选择退出,以家庭为重,但是当医疗任务下达后,在医院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以及入院患者的殷切希望下,他们选择了坚持,这里有无奈,有不舍,有辛酸,但却是一条充满原则、通往个性的道路,在无声中展现了,什么是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什么是专业素养,什么是职业精神。在传统的新年中,这个小小的事例也正传达了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