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是“十四五”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佛山市“十四五”医学重点专科,是南方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获批授牌佛山市糖尿病精准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中医药临床科技创新基地。开放病床59张,年门诊量逾10万人次,拥有医生18人,二级教授1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5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博士后6人,博士14人,硕士13人。近3年承担国家级科研立项3项,省级立项4项;发表科技论文25篇,在内分泌领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特色技术:
院内、院际血糖实时监控管理:应用临床智能血糖仪(GLUPAD)及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IGMS)监测全院的患者血糖情况,实现了全院血糖同质化管理,完成由内分泌科主导的全院血糖管理的信息管理“小闭环”。牵头成立“顺德糖尿病医防协同联盟”,通过院际血糖管理平台对接全区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23家医疗机构,打造区域糖尿病管理一体化平台,布局院外糖尿病管理“大闭环”模式。目前院际血糖管理已纳入8万余人。
甲状腺结节微创诊疗技术:专科2016年开始即开展B超介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术,开展B超介导下经皮穿刺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及射频消术,技术成熟,省内领先。迄今完成的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术和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均极大地提高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率。
甲亢突眼的MR评估技术:学科带头人沈洁教授率先采用核磁共振对甲亢突眼患者进行诊疗,技术国内领先。通过核磁共振检测眼外肌信号变化,并联合同侧脑白质信号强度比值对TAO患者进行活动性判别,年均开展例数近120例。该技术显著提高了甲亢突眼受累组织的检出率和早期不典型患者的诊断率;此外,联合临床常用的CAS评分、血清学炎症和免疫指标等,可预测激素冲击治疗的疗效。相关技术论文被《中国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引用,并应用推广。
糖尿病足的综合诊疗技术:专科建立了糖尿病足工作室,开展了多项糖尿病足相关诊疗技术(如经皮氧分压测定,无创动脉硬化检测、身体成分分析、感觉阈值测定、免散瞳眼底血管照相、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超声刀清创治疗、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联合介入科开展下肢血管的介入及腔内治疗),技术全面,达省内领先水平。建立患者随访管理,较大地提高了糖尿病足的综合防治水平,实现糖尿病足患者的全程规范管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窦道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三年开展创面负压吸引治疗、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技术治疗及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述技术提高糖尿病足溃疡的愈合率,减少大手术率及截肢率。
血糖及体重人工智能管理技术:专科基于人工智能的糖尿病及肥胖患者精准化干预软件“大海行”,开展糖尿病及肥胖患者的智能化追踪随访。该随访系统创造性采用了Fuzzy建模方法处理院外患者康复的适配性,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自动成个性化康复方案并每天推送给患者,让患者做到智能、安全、合理的饮食和运动,实现更精准化康复。该技术开展以来,我科管理人数近百人,提高了糖尿病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能力,增加依从性,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率,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提高肥胖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减少减重后复重问题。
糖尿病足治疗新技术:立足技术创新,专科掌握异体间充质干细胞规模化制备技术,开发了凝胶干细胞载体和自体干细胞尤其是脂肪干细胞凝胶载体,极大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研究成果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并被“广州科技报告服务共享平台”收录,申请发明专利10项。
绝经后代谢性疾病的研究:建立了500余人绝经后妇女队列和生物标本库,筛选并验证中国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后肥胖、绝经后少肌症的相关肠道细菌及代谢物;开展粪菌移植方法在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中的应用,相关结果共发表高水平SCI论文7篇,最高影响因子论文(12.06分)入选2021年度中国内分泌与代谢病领域高价值论文Top100。关于肠道微生物群通过戊酸类杆菌相关途径影响骨骼的研究结果被Nature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接收。
二代测序精准诊疗技术:在垂体-肾上腺疾病、生长发育性疾病等的诊治水平达区内领先水平,借助二代测序精准诊疗技术明确诊断垂体TSH瘤、肾上腺皮质腺癌、21羟化酶缺乏症、Klinefelter综合征等疑难病例。致力于临床质谱实验室建设,开展了肾上腺静脉采血术、质谱法检测盐皮质激素等新技术,显著提高疑难疾病病因诊断准确率。
(更新:2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