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当针头刺入血管见到回血打开调节器时,经常会见到少量空气顺着头皮针快速进入血管,有时当患者改变体位或活动输液侧肢体时,也会见到一连串的小气泡随着液体进入血管,患者带来危害和恐慌,同时也给医疗纠纷埋下隐患。据观察,这些微量空气,主要集中在输液器的终端滤器及头皮针的接头处,并且与排气方法有关。改变排气方法能避免微量空气的产生。常规方法是:当莫非氏管内的液面达1/2-2/3时,抬高莫非氏管下端的输液管后稍松调节器, 手持针柄部缓慢下降输液管,排尽空气后进行穿刺。同样操作至莫非氏管内液面达1/2-2/3时,如将莫非氏管下端的输液管,终端滤器、头皮针垂直,针头向上,然后打开调节器,减慢排气速度,控制滴速在60滴/min左右,让液体缓慢通过终端滤器、头皮针的接头后,再放平末端输液器,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注意一定要控制好排气速度。
改进后的排气法,使终端滤器及头皮针垂直向上, 充分利用空气密度小的特点, 让液体缓慢、均匀推动空气排出。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结构特点, 即终端滤器垂直向上时, 它的上半部即与头皮针衔接的一面, 形成四周低中心高的模式, 容易收集空气, 也为空气顺利排出提供了结构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