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多岁的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肺发育异常,其实质是由异常血管供血的肺囊肿症,临床少见,其发病率约为0.15% ~ 6.45%,主要特征是胚胎发育期间部分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分离,单独发育并接受体循环动脉的供血,导致发育不全而不具备正常肺的功能。肺隔离症分为两种类型: 叶内型和叶外型。
患者主要症状为反复咳嗽 、咳痰 、低热 、咯血 、胸闷 、胸痛 ; 部分患者无症状,体检时发现肺部有病灶。
肺隔离症的胸部CT 主要表现为囊肿和肿块结节影,异常供血的动脉CT 增强可表现为与主动脉呈条索状或逗点状相连,或在肿块旁、肿块内显示逗点状或结节状异常血管断面,可有数条,其强化密度、时相均与主动脉一致。尽管CT 增强扫描可明确诊断,但缺乏对血管连续性的观察,不易明确异常供血动脉的起源、走行和形态。而CT 血管造影及造影后重建不但有助于检查出细小的异常供血动脉,而且可以较清楚地显示异常供血动脉的起源、走行及其分支。由于有些异常供血动脉直径较小,普通的CT显示不清,可以采用薄层螺旋CT 进行增强扫描,同时因部分供血动脉来自于腹主动脉及其分支,扫描部位应适当扩大,需包括上腹部。与常规CT 相比,多层螺旋CT 的多平面容积重建和三维图像可为异常供血动脉的起源、走行和分支及其回流静脉的显示提供更准确、更直观的信息。多平面容积重建技术中的最大密度投影是从不同角度将径线所通过的容积组成或物体中每个像素的最大密度值投影到一个二维平面,反映组织的密度差异,所得图像对比度高,且观察或显示角度可以任意预定。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拥有先进的多层螺旋CT 对血管造影后重建诊断肺隔离症的准确率达100%。
肺隔离症尤其是叶内型易引起反复肺部感染及致命性大咯血,抗炎治疗效果差,因此当临床高度提示肺隔离症时,应尽早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