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生手记 > 浏览文章

走出慢性肾脏病认识的误区
来源:肾内科  作者:未知  添加时间:2015年11月13日   点击数:0

在肾脏病的诊疗过程中存在不少药物错用、滥用的现象,下面就对常见的几种药物应用误区进行解答。

 

非彼,警惕抗生素滥用

    1.“肾炎不同于感染性炎症  肾炎是各类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此类疾病从发病机制上而言是多种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免疫异常导致的无菌性炎症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同时,感染、环境因素、遗传背景也参与了某些类型肾小球肾炎的发生、发展。也就是说,肾小球肾炎的炎症是一种无菌性炎症,肾内部并没有出现细菌感染。

2.抗生素使用——根据病情需要  抗生素的使用在肾炎治疗中也是分时机的。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等明确由感染性炎症诱发的肾小球肾炎,若发病时感染尚未痊愈,可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若前驱感染已完全消退,则没有必要应用抗生素治疗。由于广大基层医生对肾小球肾炎的认识十分有限,再加上某些类型的肾小球肾炎的发生的确与感染性炎症相关,正确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消除致病菌,对疾病的恢复有很大帮助。这使得许多医生在并未真正认识肾小球肾炎时,以偏概全,经验性的给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同时有些患者对肾炎认识不足,也认为治疗肾炎必须使用抗生素。这都是肾炎治疗的误区。

 

糖皮质激素,肾脏病治疗的双刃剑

不少肾脏病患者对激素是闻之色变,服药后肥胖、骨质疏松甚至股骨头坏死等副作用就像拦路虎一样,导致医生、患者惧怕副作用而不敢用,延误治疗时机,或是不接受治疗剂量,自行减量,疾病迁延。随着肾脏病规范治疗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医患走出了怕用激素的误区,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一定要警惕非适应症、非合适剂量、非合适疗程好心办坏事

1.正确认识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由肾上腺合成和分泌的一类激素的总称,正常人体每天都在分泌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作用相当广泛,它能够作用于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还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许多疾病治疗中都会用到。

2.糖皮质激素应用严格把握适用症,注意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两面性,肾脏病治疗的双刃剑。一方面,糖皮质激素的规范应用,延缓了许多肾脏病患者肾衰竭的进程,甚至获得了部分肾脏病的痊愈;另一方面,糖皮质激素可以引起多种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把握适应症,注意副作用。

1)不回避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副作用多见于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者。其副作用主要包括库欣综合征、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急躁易怒、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易患或加重感染、伤口愈合延迟、诱发痤疮、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白内障、青光眼、类固醇性糖尿病、水肿、儿童生长发育延缓等。

2)结合肾脏病病理,合理用药  很多肾脏病患者因为惧怕副作用而拒绝服用激素。也有患者在使用后质疑:“我已服用这么长时间激素,副作用出了一大堆,可病为什么还不好呢?做了肾活检,医生就可以告诉您答案了。病理结果不同,治疗方案也不相同:是否应用激素?单用激素抑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多长时间调整药物剂量?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中得到答案。如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肾脏病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疗效。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较差的病理类型,应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糖皮质激素用法,避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总之,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制订合理的激素治疗方案才是正确之道。

3)如何减少服用激素后的副作用  有些副作用可以采取措施预防。

 服用激素时给患者补充钙片或维生素D,多活动、多晒太阳,预防骨质疏松和股骨头坏死。

  严格控制饮食的摄入量,不吃太油腻、高脂肪、太咸的食物,预防高血糖、高血脂。

  注意预防感冒、受凉,保证口腔卫生,可以预防感染。一旦出现了感染,应尽最大可能治疗,避免造成感染扩散,甚至败血症,危及生命。

 

利尿剂对症治疗与拔苗助长

1.对症治疗肾脏病为什么要应用利尿剂?

水肿是肾脏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水肿程度也不尽相同。由于合并水肿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量减少,因此,明显水钠潴留的患者利用利尿剂来减轻水肿就成为很多治疗方案中十分关键的一环。

2.合并水肿的肾脏病患者必须要应用利尿剂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利尿剂的应用并非百利无一害。以临床中最为常用的利尿剂呋塞米(速尿)为例,它可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钠、水的重吸收,从而起到利尿消肿的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如同一根弓弦,张弛有度才能射箭,若长期只张不弛便有可能弦断弓毁,犹如拔苗助长。过度、不正确的利尿会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利尿剂抵抗,同时也会减弱肾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延缓疾病的缓解、治愈。

3.何时可应用利尿剂?

1)高度水肿,为肾活检做准备者,可适度扩容利尿。

2)水肿合并容量负荷过重者,限水同时须利尿,以减轻心肺负荷。

3)肾小球微小病变、膜性肾脏病等短期内体重增加不明显者,不必常规利尿。

4)水肿合并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者,须先扩容再利尿,切不可过度利尿,加重肾损害。

因此,正确应用利尿剂有助于病情的诊断、治疗,不合理应用利尿剂反而起到相反作用。如肾前性少尿,如果剂量使用不当,会进一步使肾缺血加重,从而加重肾损害。

 

中药是宝,滥用是祸

1.中药治肾脏病,还是致肾脏病?  中医中药文化源远流长,正确使用中药方剂可对肾脏病的治疗发挥一定的疗效,比如:大黄制剂、当归黄芪合剂、雷公藤多苷、冬虫夏草等。

1)大黄制剂可延缓肾功能恶化。大黄制剂提取物大黄素可通过改善氮质血症、干预残余肾组织的代偿性肥大、降低残余肾的高代谢状态、纠正脂质紊乱、减少蛋白质、调整机体营养代谢状况等多个方面,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2)中药的利水药有肯定的利尿作用,如猪苓、茯苓、泽泻、车前草、金钱草、半边莲等。

3)有些中药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尤其是雷公藤对肾小球肾炎有明显治疗作用。此药能抑制免疫复合物形成,减轻肾小球炎症改变。冬虫夏草确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4)活血化瘀药可改善肾的血液循环,使部分废用肾单位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

5)不能忽视中药的副作用。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关木通导致肾衰竭的报道,1993年比利时学者发现服用含有木通成分的减肥药者出现肾损害。此后发现导致肾损害的罪魁祸首是木通中含有的马兜铃酸,国际上后来称之为马兜铃酸肾脏病

目前已经明确可能带来肾损伤的中药有近50种,如雷公藤、草乌、木通、使君子、益母草、苍耳子、苦楝皮、天花粉、牵牛子、金樱根、土贝母、马兜铃、土荆芥、巴豆、芦荟、铁脚威灵仙、大枫子、山慈菇、曼陀罗花、钻地风、夹竹桃、大青叶、泽泻、防己、甘遂、千里光、丁香、钩藤、补骨脂、白头翁、矮地茶、苦参、土牛膝、望江南子、棉花籽、腊梅根、斑蝥、鱼胆、海马、蜈蚣、蛇毒、吡石、雄黄、红矾、朱砂、升汞、轻粉、铅丹、明矾等。雷公藤有肾毒性,主要引起肾小管坏死,故临床上只能使用雷公藤制剂,如雷公藤多苷等。

2.不可执迷偏方  有病乱投医,是久治不愈患者的一种心态,偏方治大病也是患者求治心切的一种心理寄托。比起对中药副作用的认识不足,执迷偏方则显得更为可怕。如民间流传鱼胆可清热、明目,使用不慎可引起包括肾损害在内的多脏器损害。

3.避免中药损害重在预防  使用质量好的中药,不用有污染的中药;慎用民间偏方;分清药物品种,避免服用外形相似的有毒中药;控制中药的剂量及疗程,一副药吃上几个月,甚至几年,这样的话引起肾脏病也不足为奇;把握中药的煎服方法;注重药物成分调查,熟悉具有肾损害作用的中药品种;严密监测肾功能,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肾毒性很强的中药;正规中医医师指导下用药。

惨痛的事实告诉我们,正确应用中药是有益的,而滥用中药,误信偏方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谓中药致肾脏病并非中药之过,而是人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