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媒体报道 > 浏览文章

【珠江商报】双胞胎姐妹重获“心”生 昔日救心使者降临顺德
来源:珠江商报(2017-09-06)  作者:医院编辑部   添加时间:2017年09月18日   点击数:0

编者按:
    8年前,一对顺德双胞胎姐妹的命运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先天性心脏病吞噬着她们的生命,求医路上更是困难重重。当时,广东知名心脏外科专家王晓黎教授以他精湛的医术成功为双胞胎实施手术,让她们重获新生,为此央视《走近科学》栏目曾给予专访报道。
近日,王晓黎教授作为首批著名专家进驻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通过开设专家门诊、疑难病例会诊、手术,把省级大医院优质的诊疗服务带到了顺德。8月24日,他来到了双胞胎位于均安南浦的家中回访,姐姐李燕玲恢复情况十分理想,已经成为一名优秀学子,下个月即将到浙江攻读硕士研究生。

救心使者 勇闯禁区
    “没有王教授,孩子就没了。”李燕玲的父亲李盛安满怀感激地说。据他介绍,姐妹俩1岁多时均被确诊患先天性心脏病,姐姐动脉导管未闭,妹妹室间隔缺损,需要尽早手术治疗。然而当时家徒四壁,夫妻俩起早摸黑干活、四处奔波筹钱,依然凑不够手术费用。一直拖到姐妹俩17岁,此时病情已经加重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症,各大医院医生都表示已经已错过最佳手术时期了,现在病情太重,建议回家。
    转机发生在2009年4月,在顺德均安镇政府和妇联的牵线搭桥下,姐妹俩得到了广东省妇联“扶贫救心”项目的资助机会,抱着最后的希望,李盛安带着她们到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进行检查。时任该院心胸外科主任的王晓黎教授深知此病例难度高、风险大,也知道如果他把这唯一的一扇门关闭,孩子就只能等待死亡,便毅然将双胞胎患儿接收下来。最终,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王晓黎教授制定出严谨的手术治疗方案,勇于探索先心病合并重度肺高压的医学禁区,先后为姐妹俩成功施行手术并顺利康复出院。
    术后首次复查,“原本脸色嘴唇都是发黑的,做完手术白里透红了!”王晓黎教授印象非常深刻。姐妹俩复查情况一直良好,然而在术后大半年,妹妹因为一次严重的感冒和肺部感染没有及时就医治疗不幸离世。带着妹妹的遗憾,李燕玲更加奋发向上,从小学习成绩优异、绘画特长突出的她,大学本科选择了美术类专业,并在今年考上了浙江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下月初将踏上更精彩的求学之路,“非常感谢王教授的关心,毕业后我准备做一名美术老师,回馈社会。”李燕玲说。

坐诊顺德 “心”的启程
    类似李燕玲这样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及艾森曼格综合症的患者,属于先心病中的危重症,王晓黎教授至今已经成功救治了100多例。作为省内知名心脏外科专家、原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晓黎教授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已逾30年,先后完成各类心血管外科手术3000余例,曾留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伦敦皇家布朗普敦医院心脏外科作为访问学者,擅长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各种常见和复杂以及重症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和冠心病的外科治疗方面以及微创心脏外科方面亦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在先心病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综合方面有独到的成功方法和经验。
    今年7月,首批著名专家教授进驻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王晓黎教授作为4名专家之一全职引进到医院心胸外科,开展查房、手术、教学等医疗服务;每周二、周四上午坐诊专家门诊,继续救心补心,加快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建设,丰富顺德地区心脏外科专家资源,让顺德及周边有需要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省级医院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解决“千里求医”的难题。

 

报道链接:http://epaper.sc168.com.cn/admin/jpgpdf/20179/201709057957614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