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通讯员建华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在南方医科大学的全力支持下,不断引入高层次人才及相关学科团队,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医院迈向了以学术为驱动、打造新型高水平创新医院的健康发展轨道。
作为医院引进的高层人才,吴秉毅教授顶着美国血液学会国际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会分会常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等诸多头衔,来到了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这位在血液病领域探索32年、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和渊博理论知识的国内知名血液病专家,上任医院血液风湿科主任一个月来,马不停蹄,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每天查房、制定病人的治疗方案,参加医院疑难病例讨论,并定期到专家门诊坐诊。而他的另一项工作是建立层流病房,使顺德地区血液病诊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他希望通过这一努力,能使顺德的血液病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尽管工作很辛苦,但是,我从广州的大医院来到顺德是来做实事的,希望用我所学,为顺德血液病患者服务,让他们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吴秉毅教授认为他的辛苦是值得的。
不负患者期望
名医妙手解难题
8月29日,对于吴秉毅教授,又是忙碌的一天。早上交接完班,带领科室医师查完房后,还没来得及坐下,管床的蔡医师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吴主任,一位新收的患者需要找您诊治,您现在有时间吗?” 吴教授立即带着蔡医师向病房走去。
患者是一位70多岁的老伯。四年来,老伯饱受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折磨,四处求医,效果不佳。现在身体多处溃烂,体内如有万只蚂蚁挠心,非常难受。吴秉毅教授在详细查看了老伯的病情后,当即与蔡医师商定了治疗方案:一是进行靶向药物治疗,二是去甲基化治疗。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是临床上罕见的一种血液病,发病率非常低。临床上,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支持治疗、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几种。由于年龄限制,能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数很少。同时,多数病人不能耐受强烈化疗,化疗后病人非常痛苦。因此,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显然对于这位老伯不太适合。而靶向治疗是一种较新的方法,毒副作用比较低,特别是对老年患者,耐受性好。
“我对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有过专门的研究,而且治疗过类似的病人。他们经过我的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吴教授离开病房时,安慰老伯,告诉他对治疗要有信心,放心接受治疗。
经过对老伯身体状况和病情的综合考虑,吴教授决定针对老伯的病情进行基因靶向药物治疗。
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
实现临床研究跨越提升
吴秉毅教授从事血液病研究及临床诊断和治疗30多年,对各种血液病的治疗都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已经治愈了很多患者,许多病人现在生活得非常好。
“在广州,有许多顺德的患者找我看病。顺德的血液病患者有一定的数量。作为一个医师,特别是高水平的专家,应该到有需要的地方,为患者解除疾患和痛苦。”正是抱着这样一种为顺德群众服务的信念,吴秉毅教授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来到了顺德。
医院血液科是佛山市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在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吴秉毅教授认为,经过3年的努力,有信心让血液科进入省重点临床专科行列。
为此,来到医院一个月以来,吴秉毅教授对医院血液病诊疗方面的资源作了全面的调研。他认为,血液病诊疗水平的提高需要医院各个学科整体的提高。特别是诊断水平的提高,医院尽管已开展了血液学的相关检验,但还有很多项目需要完善,并可以立即开展巨细胞病毒、白血病残留病、白血病分子诊断和基因诊断等项目,提升医院在恶性血液病方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血液病的发病率低,但其诊断和治疗必须运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遗传、细胞移植等医学领域最高水平的技术,任何一家医院都很难将所有项目做全。因此,我们可以先将一些常用项目做起来,这样,顺德的患者就不用跑到广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去检查了。”
吴教授的下一个目标是在医院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
在造干细胞移植领域,吴秉毅教授可以说是驾轻就熟。1998年,吴教授及其团队在广东省首先开展了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在这一领域耕耘了近20年,他的临床经验十分丰富。2002年,吴秉毅教授开展了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地中海贫血并取得很好疗效;2010年开展了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DMD患者,效果非常显著,最早进行移植治疗的患者目前身体健康。“在我治疗的病人当中,经过移植手术后能够像正常人长期生活的概率达到了60%。”
吴秉毅教授认为,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白血病的治疗水平和效果,同时,将带动医院在检验等学科的发展,使医院的临床诊疗水平实现跨越式的提升。
报道链接:http://epaper.sc168.com.cn/admin/jpgpdf/20179/201709128106797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