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保住了我的脚!”3月26日,我院内分泌与代谢科收到患者送来的一面锦旗,感谢科室团队治愈了她的糖尿病足。
患者是一位60多岁的女士,有糖尿病病史多年,前段时间不小心踢伤了左脚脚趾,没想到小小的伤口却久久不愈,溃烂流脓,脚趾更有溃烂、坏死的迹象,患者及家属都非常害怕需要截肢,辗转多家医院后来到我院就诊。
内分泌与代谢科医生检查后马上收治患者入院。由邓晓龙主任医师组成的糖尿病足团队立即组织讨论和分析,评估患者血糖、下肢血管、下肢神经、营养等情况,结合伤口治疗师评估后,决定换药保守治疗。
主管医生抗炎控糖,伤口治疗师予以新型敷料换药,双管齐下,悉心医治,十天后,患者伤口感染得到控制。邓晓龙为患者行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效果显著,患者肉芽组织迅速生长,伤口逐渐好转了。
出院后,糖尿病足团队的伤口治疗师还专门进行跟踪换药,经过一个半月精心护理,患者血糖控制稳定,伤口最终痊愈,“脚趾保住了!”患者及家属万分感激。
邓晓龙主任医师和孙信英伤口治疗师为患者行富血小板凝胶治疗伤口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指因糖尿病致神经病变,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微血管病变,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病、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导致截肢(趾),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至关重要,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1.洗脚护脚,每天检查
坚持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不超过40℃, 每天洗脚5-10分钟。洗后用柔软的毛巾擦干足部皮肤, 不要用力。趾间可擦滑石粉, 使用润滑乳或营养霜,使足部皮肤柔软、不干燥、不皲裂。
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鸡眼胼胝、足癣、皮肤裂伤、擦伤、水泡、红肿、蚊虫叮咬伤等。去除胼胝、鸡眼,均应由接受过糖尿病足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
2.选择合适的鞋袜
穿着干净、舒服的鞋袜。要选择鞋尖宽大, 尺码大小合适、透气性好的鞋子。袜子应选择吸水性好、透气性好、松软, 暖和的棉袜,袜口要松, 每天清洗袜子,保持干燥清洁。
3.正确修剪趾甲
一般在洗脚后, 趾甲软时修剪最好,请剪平,不要剪得太短,太接近皮肤, 否则容易损伤甲沟皮肤造成感染。
4.加强足部运动,避免足部损伤
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分钟,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的发生;同时避免足部损伤,防止冻伤、挤伤,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项目,力争将损伤的危险因素降到最低。加强足部皮肤温度监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糖尿病足。
5.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也要达标
严格控制血糖有助于减少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未发生足病的患者,应尽量使血糖控制达标。另外,基于糖尿病足的整体预防,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脂达标也很重要。
6.发生糖尿病足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当您出现以下症状,应想到糖尿病足的可能,及时就医:常无汗、下肢色素沉着、下肢(特别是足部)感觉异常、下蹲起立困难、足发凉、足部皮肤发亮变薄、皮下组织萎缩、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等。
内分泌与代谢科糖尿病足团队专家简介
邓晓龙 内分泌学专业博士,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内分泌科临床及教学工作,擅长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肾上腺疾病诊疗,在糖尿病足病诊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曾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修学习,学术任职:中国代谢病防治创新联盟理事、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伤口管理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骨质疏松及骨矿盐学会委员、广东省临床教育委员会委员。
孙信英 副主任护师,中-德国际伤口治疗师,从事内分泌护理专科工作24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及组织管理能力。擅长糖尿病专科护理知识、糖尿病足伤口、压疮伤口、慢性难愈合伤口、药物性溃疡、下肢静脉溃疡、放射性伤口、烧伤伤口、术后难愈合伤口、癌症伤口等处理,以及失禁性皮炎的治疗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