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生手记 > 浏览文章

陈莹副教授论:全球公共问题——高血压的管理
来源:二门诊部  作者:未知  添加时间:2015年08月19日   点击数:0

 

陈莹  副教授

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第二门诊部主任;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血管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治,对心血管内科其它危重病的监护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高血压病学组成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

参与多项科研技术成果研究,在各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陈莹副教授论:全球公共问题——高血压的管理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世界心脏联合会宣布,目前全世界每死亡3人,就有一个人的死因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并越来越向年轻人逼近。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33.5%,高血压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带来的心脑血管事件致残率、致死率高,对人群健康造成日益严重的危害,已成为全球范围的一个公共问题。

高血压管理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疾病,绝大多数患者抗高血压治疗应长期、持续地进行。高血压控制的最大问题是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因此,加强高血压的管理,对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管理包括:高血压的检出、健康教育、药物治疗以及随访和监测。

    近年来,我院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筛查,进行严谨规范的检查、诊断及治疗,为高血压患者建立档案,密切追踪随访。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

无创性动脉硬化监测

无创性动脉硬化监测,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内径闭塞状态和全身心血管系统风险的一种简单经济、无创伤性、可靠度高的系统性动脉硬化检测,是社区居民防控心脑血管疾病的新手段,通过无创、简易、快捷的检查,既能筛查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确诊高血压患者,也能随着检测项目的推广,普及群众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初步形成防治结合的健康管理长效机制,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对于中国城乡居民的危害程度。

H型高血压比较效果学研究”

该项目是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中唯一涉及中国特色心血管疾病——H型高血压与中风之间关系的项目。

H型高血压是最易引起中风的高血压。在我国,75%的高血压患者是H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患者中风发生率比单纯高血压患者高5倍,比正常人高2530倍。这些人中,如果血压控制不好,50%60%将会出现中风(即脑卒中)

我院积极参与该项目的研究,在对H型高血压人群进行筛查的同时,对该人群进行药物干预,研究工作处于全国先进水平,并成为该项目研究组全国第一批授牌的39家合作医院之一。

中国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全面管理工程

“中国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全面管理工程”,是我国首个在门诊中大规模开展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管理项目。高血压患者在电脑上输入自己的腰围、体重、血糖、血脂和家族病史,一张全面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单就会打印出来,再由医生确定个体预防治疗方案。高血压患者在门诊就医时可简单、方便地利用信息技术智能手段、平台,筛查心血管危险因素,评估自己得糖尿病、脑卒中和10年内冠心病的风险,从而提醒患者注意预防,帮助患者更好地制定血压控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