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媒体报道 > 浏览文章

【南方都市报】白血病患者可在家门口看名医
来源:南方都市报(2017-08-23)  作者:医院编辑部   添加时间:2017年09月15日   点击数:0

    南医大顺德医院血液科主任、特聘专家吴秉毅在为患者诊病。    通讯员供图

    

    南都讯 记者胡嘉仪 近日,有一批来自广州、深圳、惠州等地的病人来到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顺德医院)求医,他们是冲着医院血液科主任、特聘专家吴秉毅而来的。吴秉毅擅长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将近20年的临床经验。

    能引进像吴秉毅这样的名医得益于顺德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实行“政府办、大学管”医改新模式。原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牵手南方医科大学,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为医院提供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支持,同时对于医疗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具有促进作用。

    搭建平台引进名医

    8月19日早上10点,南医大顺德医院血液科主任、特聘专家吴秉毅已经巡查了病房,在办公桌上伏案制订病人的治疗方案。最近的半个月,吴秉毅参加了三次疑难病例分析会议、两次专家门诊,他每天起早摸黑地工作,皆因他想早点适应新环境,掌握现有病例的情况,给予最佳的治疗。

    吴秉毅原就职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他擅长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重症地中海贫血的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特别是HLA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方面有明显特色,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8月1日起,吴秉毅以特聘专家身份在南医大顺德医院血液科开展工作。顺德能够引进像吴秉毅这样的专家医生,得益于从今年起顺德牵手多家医科大学,实行“政府办、大学管”管办分离的医改新模式。3月1日,顺德区政府与南方医科大学签署协议,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正式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更名后的南医大顺德医院,公益性质、产权及服务宗旨均不会改变,南方医科大学将为医院提供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支持,同时对于医疗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具有促进作用。

    急性白血病在中国的发病率约十万分之四,而顺德人口约290万,每年潜在的病人有120多人。目前,治疗急性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实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往这些病人都得跑去广州、深圳等医院去治疗,现在顺德区政府与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后,引进了像吴秉毅这样的专家,让市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南医大顺德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建设干细胞移植中心

    白天,吴秉毅忙着给病人看病;晚上,他思考学科建设,写发展规划。这次吴秉毅受聘来到南医科顺德医院,更重要的任务是建设干细胞移植中心。其中,会引进单倍体移植技术。

    吴秉毅介绍,以往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HLA配型全相合,只能在同胞之间或骨髓库找到,配型成功几率只有25%,很多患者因没有同胞供者或等待骨髓时间过长而死亡。而单倍体移植技术,只要求H LA配型部分相合,这样父母、子女、表兄弟、叔叔等亲属都可以成为合适供者,该技术将为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又找不到全相合配型的患者,在短时间内找到供者,提供了更多救治机会。

    1998年,吴秉毅在广东省首先开展了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在该领域耕耘了将近20年,他的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在我治疗的病人当中,经过移植手术后能够像正常人一样长期生活的概率达到60%。”

    除了急性白血病外,这项技术还适用于其他病种,如淋巴瘤、重症地中海贫血。早在2008年,吴秉毅开展了HLA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地中海贫血并取得很好疗效,最早获移植治疗的患者目前身体健康并生育了两个子女。

    吴秉毅透露,生产力决定发展,现在人员不够,很多工作都难以开展。接下来,医院将培养和引进一批人才,掌握干细胞移植技术;同时硬件上也会提高,例如建设更多的无菌病房、日间化疗中心等。

报道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K/html/2017-08/23/content_63332.htm#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