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媒体报道 > 浏览文章

【顺德城市网】顺德医院不放弃,还花季女孩完整的心
来源:顺德城市网(2017-10-16)  作者:医院编辑部   添加时间:2017年10月18日   点击数:0

  一个笑脸橙子送给了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的医生,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身体还给了17岁的韦延铃……

 

 

花季女孩送给医生的笑脸橙子,以表谢意


  今年17岁的韦延铃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有一个直径为2cm的缺损,出生时就被判了刑,存活率为千分之六至千分之八。3年前的一天,韦延铃突然出现严重的胸闷气促、嘴唇发紫,类似情况频繁出现。父母带她到广西的省级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复杂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晚期,重度肺动脉高压。辗转多间医院,延铃一家听到的都是同一个答案:病情非常严重,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只剩下3~5年的时间。当时因家庭条件拮据,韦延铃并没有进行治疗。

  今年9月份,韦延铃来到了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治疗。据了解,当时生命体征检测仪显示:血压97mmHg,肺动脉压力68mmHg。这两个数字的变化反映着韦延铃心脏的健康情况。因为第二天就要做手术了,手术的前提是血压和肺动脉压力都要降下来,所以韦延铃十分紧张。

  专注“补心”手术将近30年的心胸外科医生王晓黎,查看了韦延铃的病历资料后了解到,她的右心房有缺损,血液从左心房分流到右心房,引起肺血流增多,血流增快等改变,产生肺动脉高压。由于之前没有进行手术,肺动脉高压继续进展,甚至肺动脉压力超过体循环压力水平,导致血液通过较大室间隔缺损产生右向左的反向分流。在医学上,这被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

  王晓黎知道,当患者被诊断为艾森曼格综合征,意味着已经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治疗机会。正常人的肺动脉压力维持在30mmHg,但她的已经高达120mmHg.按照医学理论,这是不适宜进行手术的,是医学禁区。“她的心脏就如一个充满空气,压力很高的气球,如果不碰它,也许能平安度过几年;一旦做手术触碰了,随时就会爆,生命将戛然而止。”

  听到这里,韦延铃的姐姐韦延精心里往下沉,“以为妹妹没救,只能等死了。”随后,王晓黎列举了跟韦延铃情况极其相似的顺德双胞胎姐妹的治疗过程和结果,这让韦家人看到了希望。

  9月12日上午8点,韦延铃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持续了接近8小时。在严密持续监测肺动脉压力等生命指标下,王晓黎进行“补心和排险”的手术,把右心室缺损修补完成后,就出现了预料中的肺动脉高压危象。“把右心室缺损修补后,血液就不能分流到左心室了,突然右心室血液增多,而肺血管较小,就会出现肺动脉高压,我们借助体外循环机,把高压降到70左右。”

  肺动脉压力平稳后,意料之外少见的情况出现了,韦延铃出现鱼精蛋白过敏性休克。经过快速而稳妥的处理后,她的生命体征终于稳定下来,手术终得顺利完成,转到重症监护病房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

  在ICU病房的5天里,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胸腔积液、腹水、对血制品反复过敏、血氧下降……韦延铃的险情一波接着一波。“最严重的时候,需要在她身上注射8种药物来度过险情。”王晓黎和其他医护人员日夜在旁守护着。

  韦延铃醒来后,各项生命体征终于平稳了,但脸色一直不太好。术后半个月左右,韦延铃身体恢复到比术前更佳的状态,脸色也红润起来了。一向不善言辞的她,在橙子上画了一个笑脸,送给医生表达谢意。

  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进行的一场手术,不仅修补了韦延铃右心室直径2cm的缺损,也修补了她的人生。她终于可以继续学习、工作、结婚生子,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了。(文宁)

 

报道链接:http://www.shundecity.com/a/health/2017/1016/20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