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抗疫先进,致敬最美逆行者!12月10日下午,佛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市机关大礼堂召开。会议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公布并表彰一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以市委名义表彰一批佛山市优秀共产党员和佛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荣获佛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佛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沈洁、陈汉文、刘颖荣获佛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沈洁荣获佛山市优秀共产党员。
沈洁院长(左三)、陈汉文主任医师(左一)、刘颖副主任医师(右一)参加佛山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接受表彰
沈洁院长(左六)代表医院接受表彰
全力抗“疫”,彰显公益担当
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际,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在医院党委的领导下,迅速行动,妥善应对,积极援鄂,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实现诊断病情零失误、疑似患者零漏诊、确诊患者零死亡、院感问题零发生和医护人员零感染“五个零”,彰显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担当。
回首一路走来,医院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疫情防控系列部署,启动联防联控,成立六大专项工作组,出台诊治与防控方案,组织志愿报名驰援武汉;多学科专家团队参与一线救治,组织全区疑似病例会诊、与前线医疗队远程会诊,提供了南医大顺德医院最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1月下旬,医院作为疫情初期顺德区定点医院之一收治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疫情阻击战正式拉开序幕。医院党委快速部署院内疫情防控工作,启动院内三级防控体系等联防措施,对发热门诊进行升级,研究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和流程达60多项,医院在短短24小时内建立了独立诊室的集装箱“小小医院”,快速建立起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体系。医院还承担全区疑似病例的会诊及诊治工作,从1月22日至5月3日止共接受远程会诊疑似患者521人次,现场会诊3例。在医院党委的号召下,医院共有800多名志愿医护人员申请加入一线救援,2月9日和13日,共派出63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支援人数位居全省第七位,其中,60名队员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感染病区重症病房,移植“佛山模式”,完善“佛山方案”,在重症救治中挑战着一个又一个不可能。
2月24日,医院全面恢复有序开诊。医院坚持多措并举,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始终严格落实预检分诊,规范开展接诊排查工作,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保障日常医疗与防控工作两不误,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同时,组织志愿宣讲队深入企业,帮助进行人员筛查,进行复工复产健康监测、环境消毒、通风换气、卫生清洁、减少聚集、物资保障、个人卫生等专题培训;积极宣传防控相关知识,发放和张贴新冠肺炎防控宣传画200余张,派发各种防控宣传单张2.5万余份,发布科普文章30余篇。
用六个词、四句话来总结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的“抗疫”之路,那就是:高效率——顺德速度、强斗志——铁人斗志、逆行者——最美逆行、克难关——共克时艰、暖人心——温暖守护。管理上未雨绸缪:稳扎稳打,突破未知困境,拉响最严警报;聚焦临床一线:凝聚智慧,规范科学,无畏无惧、众志成城;稳固后方强保障:把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践行初心守情怀:以爱战“疫”,将初心映照在救死扶伤的战场。
实力担当“医者”与“管理者”双大梁
沈洁同志现任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院长、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主任、广东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与代谢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获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全国“敬佑生命”十佳科普影响力奖,是国内有影响力、省内知名的内分泌代谢专家。
沈洁院长不仅是德艺双馨的医者,更是全面发展的管理者。疫情面前,她刚毅果敢、冲锋在前,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和专家型管理干部特有的敏思睿智和职业追求,带领医院部署在前,逆行而上,领航院感防控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充分彰显了一名医院管理者面对突发事件时雷厉风行的“硬实力”。
早在1月初,敏锐的沈洁院长提出院科两级做好应急预案准备,1月17号针对疫情开了“院感管理委员会”并启动院内预防性措施和动员。1月23日医院成立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领导小组,沈洁作为组长,连夜带领各小组紧急制定职责,研究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和流程达60多项,快速建立起了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体系。1月30日,她组织各部门在短短的24小时内在医院急诊门外建立了独立诊室的集装箱“小小医院”,规范了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的流程。她狠抓院感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探索出南顺医特色的感控经验与成果,成为了地区、行业的创新和示范。
疫情期间,沈洁教授是顺德区的医疗专家组组长,肩负着全区的新冠肺炎临床诊断救治、院感防控技术指导和咨询等相关工作,带领专家组做了大量临床诊治工作,为顺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治作出重要贡献。
她以身作则亲临新冠病房一线,在她的感召下,我院发起志愿报名活动,18个小时就收到了800多名医护人员的志愿报名,2月9日和13日,我院共派出63人到湖北武汉方舱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支援前线救治工作,支援人数位居全省第七位。
惟其艰难方显英勇,惟其笃行方显珍贵。沈洁院长总是保持着一种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不懈的毅力斗志,不断勉励和传递着不竭的精神动力,她是守护百姓健康的专业医者,她更是防控一线的“铿锵玫瑰”。
“最美麻醉医生”,把初心谱写在抗疫战场
陈汉文是我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哈佛医学院博士后,葡萄牙圣安东尼医院访问学者,南方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获评2018年顺德“十佳”医生、首届医师节“最美青年医师”、第一届佛山医学杰出青年,是我院第二批弛援武汉医疗队队员,获佛山市“最美逆行者”、“顺德好医生”称号。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陈汉文主动提交“请战书”,而此时,他的妻子将于2月底生产。2月13日凌晨,陈汉文成为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抵达武汉后,他和队员们随即开展救治工作,深入病区一线,对每一名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诊治,视患者如亲人。麻醉医生需承担着气管插管的任务,受感染的机率很高,但陈汉文不惧危险,毅然参加了武汉市第一医院“插管敢死队”的培训,随时待命。他说,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是麻醉科医生的天职,只要做好科学防护,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完成救治任务之余,不被感染。
陈汉文还担负起医疗队的宣传联络和各项学习、会议的组织安排任务,成功协助策划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为主题的顺德区委区政府与湖北前线顺德医务护人员连线慰问活动、全顺德中小学生参与的以“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为题的思想政治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等,传播战“疫”正能量,传播白衣战士在武汉战疫过程中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狙击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为培养年轻一代爱国情怀做出一分贡献。
驰援家乡,用责任与担当书写抗疫答卷
刘颖是我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是土生土生的湖北人,疫情暴发后,她是医院第一个提交“请战书”的医生,2月9号,刘颖作为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奔赴湖北,驰援家乡,进入武汉东西湖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开始救治工作。
初到方舱医院,正是武汉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时候,病人多,医护人员少,患者病情相对复杂,而且大部分都非常焦虑、抑郁,除了医治疾病,刘颖和队友还要协助患者日常生活管理及其他需求服务,并进行必要心理的辅导。
方舱医院内的患者以50-60岁居多,教育水平不高,刘颖想法设法想给大家上课,用最简单、最朴实的语言让大家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新冠知识,了解出舱后的自我防护知识。作为湖北人,刘颖用家乡话拉近和患者的距离,更自创了一套胸部CT评分理论,给这里的患者沟通病情,缓解了对病情一知半解、模棱两可的患者的焦虑心情。
不仅如此,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刘颖坚定信念,时刻提醒自己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值班时,她深入病患,记录整理观察资料,从不叫苦,不怕累。下班后还通过语音、微信、视频等方式,介绍武汉医疗队战役情况,介绍患者同病毒作斗争的情况,鼓励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抗疫。
在这里工作的1个月时光里,刘颖和战友们成功治愈100多例患者、转院数十例患者,实现方舱0死亡,医务人员0感染,治愈患者0返回。而刘颖个人也因为优秀的工作表现被评为“方舱医院优秀标兵”。
刘颖最大的感受在于“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她希望自己不仅救治疾病,也要心存大爱、肩有大任、行有大德,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