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院新闻 > 浏览文章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健康科普传播转化的关键在哪里?第四期健康品牌传播建设培训邀省级科普专家传道解惑
来源:宣传科  作者:甘柳莹  添加时间:2024年11月14日   点击数:0


11月13日下午,在我院会议中心,第四期健康品牌传播建设系列培训如约而至。

现场首先由我院宣传科孙远航作“医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新媒体平台10月运营数据分析”。通过对我院10月微信公众号阅读量排名前五的文章、视频号完播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微信流量推送机制,建议大家点亮“点赞”“在看”“转发”图标,助力提升医院传播效能。

1.jpg

随后,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综合研究室高级工程师钟若曦围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如何做好健康科普传播转化的关键”的主题,向现场近百名医院宣传联络员传道授业解惑。

2.jpg

作为广东科普讲师,中国防痨协会健康促进专业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健康科普促进会生物安全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健康传播自媒体联盟副主席/副主任委员,也是《健康报》特约记者,《华南预防医学》编委,钟若曦主要从事健康传播、风险沟通工作,创作科普作品超过一千余份,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智能媒体时代,做好健康科普传播转化有什么诀窍?她围绕“健康科普与传播之理”“创作误区与解法之道”“传播效果广增幅之术”三大方面展开论述。

她认为,科普写作对内容选择、知识组织和比喻、隐喻和叙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可以通过文献回顾、关注历史背景、开展实践练习等方式进行科普训练,通过合适的语言、打造引人入胜的内容。

3.jpg

钟若曦指出了常见的创作五大误区,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常见的“以大见小充专业”的创作误区,可以通过“以小见大”解决;对于“模棱两可当严谨”,可“寻找具象化的物品或使用数字概念”破局;碰到“生搬硬套没重点”,对应“浓缩到3再解释”解困;如有“缺失共情引愤怒”,可利用“对比手法增强说服力”;若有“胡编乱造讲故事”“科普转化练习”为上策。

现场,钟若曦还以肝吸虫的健康科普为例,与医院宣传联络员一起进行了科普转化练习。

4.jpg

在传播效果广增幅方面,她认为首先要区分不同受众的差异,通过用户画像与使用习惯分析以及用户偏好和持续使用意愿等方式,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位置,抓住关键的传播因素,为传播效果提质增效。

“健康科普需要跨学科的研究”“要做好健康科普,首先要研究的是如何让公众愿意看的问题,其次才是喜欢看、看得懂、用得上”……培训课的最后,钟若曦鼓励大家笔耕不辍、学习不停,推动健康传播力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讲述更多精彩的医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