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前的一个晚上,28岁的张先生因车祸头部受伤后昏迷不醒,外耳道、鼻腔、口腔流血不止,于当晚零晨1时被送入我院神经外科抢救。
入院后,医师对他进行了详细检查,头颅CT检查表明,张先生右侧额颞顶部硬脑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已形成脑疝,胸片显示张先生有肺挫裂伤,医师诊断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生命处于垂危中,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抢救!
神经外科的医师以最快的速度对张先生进行吸氧、气管插管人工呼吸、输液、输血抗休克,配血、备血等抢救,以维持张先生生命体征;护理人员为张先生进行了皮试、剃头、插尿管等术前准备,并通知麻醉手术科做好急诊手术准备。一系列抢救措施生效了,张先生生命体征逐步稳定,随后,张先生送入手术室。
在手术室里,神经外科医师为张先生进行了急诊开颅去骨瓣减压+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手术顺利完成,张先生被送回病房接受术进一步监护、治疗。
由于伤情严重,张先仍处于昏迷中。神经外科主任许小兵教授组织科内骨干进行了病情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经过止血、抗感染、脱水对抗脑水肿、脑保护、改善脑血供、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腰椎穿刺置管行终池引流释放血性脑脊液等一系列积极的治疗,一周后张先生慢慢苏醒过来,张先生生命暂时脱离了危险。
然而,第二天,张先生然突出现尿崩症,每天尿量达到8000~10000ml,合并出现严重的脑性盐耗综合征,每天排出大量的尿液和钠离子,引起严重的水、电解质内环境混乱,招致低渗性脱水和休克,病人不能主动进食,每天需要经静脉补充大量的溶液和钠盐。
这是重型颅脑损伤继发的严重并发症,治疗起来非常棘手。面对张先生突然变化的病情,许小兵教授再次组织科内骨干进行会诊,详细研究病人的治疗过程和检验结果,认真分析了病人产生这种临床征象的原因,针对性地制定了治疗方案,经过精心治疗后,张先生症状得到了控制。
二十多天后,张先生又渐陷入了神志不清,行头颅CT复查,发现张先生全脑室系统扩张增大,继发正常压力性交通性脑积水,张先生的尿崩症、脑性盐耗综合征刚刚得到控制,又出现了新的并发症,这给医生又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
脑积水需要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选择正常压力范围可调压性分流管。但是,病人同时存在颅骨缺损,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和头位变动的原因,颅内压波动不平稳,单纯做分流手术远期效果不理想;如果同时行颅骨修补术,病人距离第一次开颅去骨片手术的时间不到半年,可能带来不可预知的并发症及严重的后果。但分流术又不能等待过久,否则,脑积水进一步加重,影响脑功能的恢复,甚至有生命的危险!
面对垂危生命,许小兵主任再次组织全科医生进行病例会诊,仔细分析病情的演变特点,最后决定,为了挽救生命,必须突破禁区:同时行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术!
这对神经外科的医师是一个考验,既要有熟练、高超的手术技术,把损伤减小到最小的程度,同时,又必须把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全面,尽可能把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计划,神经外科医生顺利地为张先生完成了手术,第二天张先生就苏醒了,术后没有出现感染、分流管堵塞等并发症。
三个多月后,经过神经外科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张先生智力基本恢复正常,语言清晰,肢体活动有力,步态平稳。张先生终于康复了,他的家人内心充满着喜悦。出院那天,他的父亲拿着锦旗来到医生办公室,热泪盈眶,流下了感激的泪水,对神经外科的医生说道:“谢谢!谢谢你们挽救了我孩子的生命!你们的救命之恩我们全家永远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