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院新闻 > 浏览文章

【全面深化优质服务】叙事护理带来了小惊喜!拔掉尿管后,老人收到了一颗“彩蛋”
来源:感染性疾病科   作者:贾亚运  添加时间:2022年04月24日   点击数:0

      “护士,我爸又想拔尿管,劝都劝不住,赶紧过来看看”!近日,在南医大顺德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夜班护士贾亚运接到患者家属的铃声呼叫后,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赶到老人的床边。看到老人一脸愁容,一边安慰,一边仔细和家属聊起家常,了解杨阿伯的情况。

      杨伯今年90多岁,是一位继发性肺结核合并有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等疾病的患者,因为尿潴留留置导尿管,他入住感染性疾病科后予对症抗结核治疗。

      近段时间,在康峰主管医生的积极治疗下,杨伯的肺结核情况已经有了好转,但是他开始对这根黄色的管子——导尿管抗拒起来,天天吵着要拔尿管。

      考虑到杨伯入院时尿潴留排尿困难,担心拔尿管后再次发生尿潴留,康峰医生建议继续留置,另外,白班的主管护士也多次加强对老人的宣教,经常对阿伯说留置尿管的重要性,家属们也是表示理解并十分配合。结果就在这次夜班时,杨伯又开始“闹脾气”了,家属实在是劝说不住了才请求医护人员帮助。

      这时主管医生康峰也赶到了老人床边,评估后认为虽然患者有拔管后再次尿潴留的风险,但没有发生尿路感染,家属也还想继续留置尿管,但杨伯的态度并非如此,他有诉求,也需要专业的帮助。

      此时的夜班护士贾亚运突然想起了“叙事护理”——要从患者角度看问题,用心感受患者的需求和感受不能因为对方是老年人就对号入座,认为他会“矫情”,如果患者的舒适度增加,也会加快病情的好转。我们不能一味地使用固有思维去做宣教,却忽视了患者的主观感觉。

      “以往我们会觉得肯定是患者不配合治疗,不断去劝说他,宣教留置尿管的重要性,是为他病情着想。但是自从科室引入叙事医学后,李红主任欧阳艳玲护士长时时刻刻教导我们,更应该关注患者个体,了解患者为什么想要拔尿管?多和家属,多和患者沟通,协助患者更舒适治疗。”贾亚运说道。了解阿伯内心的想法后,贾亚运又反复跟医生及家属沟通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给阿伯拔除尿管。

图片 1.jpg

      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比较关键,终于,在焦急等待中迎来了杨阿伯的第一次“嘘嘘”。伴随着尿液喷涌而出的,还有一颗“花生米”——是一颗困扰阿伯良久的尿结石。看着这颗1x1cm大小的尿结石,杨阿伯一边笑容满面感谢科室护士帮他拔除了尿管,一边偷偷地表示,自己要认真收藏这颗排尿后的“彩蛋”。

      医生强调,虽然这次杨阿伯借助着拔尿管侥幸排出了尿道附近的结石,但由于个人身体差异,请大家不要自行尝试。也希望杨阿伯能在规律抗结核治疗下早日康复,早日回归往昔悠闲的老年生活!

      看到杨阿伯喜滋滋地晒出了这颗“彩蛋”,贾亚运护士表示,叙事护理的重要性和实用主义适用于临床,今后自己也要多用叙事思维看问题,想问题,多与他们沟通,才能让患者更舒适,更快康复!


      科普小知识

      尿路结石又称为尿石症。我国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为1%~5%,在南方地区高达5%~10%,新发病率约为(150~120)/10万人,男女为3:1,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尿路结石不仅发病率高,复发率也很高,5~10年间复发率在40%以上,尤其在炎热的夏天,人们更容易中招。

      健康人群的喝水量应达到自身体重公斤数乘以4%,亚健康人群应达到自身体重公斤数乘以6%,患病人群应达到自身体重公斤数乘以8%~10%(单位:升)。尽可能比平常多喝一点水,让身体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状态。比如,一个健康女性体重50公斤,乘以4%,大概一天就需要喝2升的水,才能满足身体对水的需要。

      饮水时间:

      1.早起到午餐前根据体重和健康状况每天饮用总饮水量的三分之一;

      2.午餐中到晚餐前根据体重和健康状况每天饮用总饮水量的三分之一;

      3.晚餐中到次日清晨(包括起床,如果运动需要加大水量)根据体重和健康状况每天饮用总饮水量的三分之一。

      饮水温度:

      水温在40℃~50℃为适宜,口感好,活性强。为何活性强?因为水温高一点,进、出细胞的速度就快一点,能活跃人体机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尿路结石虽然常见,但不可怕,且完全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只要朋友们平时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喝水,同时注意保持局部卫生,尿路结石发生的概率就可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