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院新闻 > 浏览文章

差点就“肝不动”了!还好我们有人工肝
来源:感染性疾病科   作者:欧阳艳玲 胡雪华  添加时间:2025年02月17日   点击数:0

近日,在我院感染性疾病科病房,一名曾在此接受治疗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康复出院。为表达对医护团队的感激,他特意送来一面写着——“人工肝技术精湛,医护团队专业”的锦旗,短短十几个字,承载着患者对生命重获希望的深深谢意。

危急时刻:人工肝技术为生命护航

1月2日,患者刘先生开始出现呕吐症状,并先后辗转在当地两家医院看诊。1月7日,刘先生到我院就诊,入院检查发现其肝功能指标严重异常,谷丙转氨酶高达1538 U/L,总胆红素115.78μmol/L,乙肝表面抗原定量>124925.00 IU/ml,凝血功能显著受损(凝血酶原时间20.8S)。一系列检查提示肝衰竭,病情凶险,随时可能进展为不可逆的多脏器功能衰竭。

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红查房后,带领人工肝团队迅速决策,结合患者病情,立即启动人工肝支持治疗,结合抗病毒、护肝、退黄等综合治疗,为患者争取宝贵的康复时间。

G1.jpg

人工肝技术:让肝脏“喘口气”

李红介绍,人工肝技术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的治疗手段,可清除体内毒素、降低胆红素水平、改善凝血功能,为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争取宝贵时间。

在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科医护团队为其先后进行了三次人工肝治疗,并结合抗病毒、护肝、退黄、维持脏器功能等综合治疗措施,使患者的肝功能逐步恢复。

经过十余天的积极治疗,患者各项指标明显好转,谷丙转氨酶从1538 U/L降至165 U/L;胆红素水平从115.78μmol/L降至47.15μmol/L;凝血功能明显改善。最终,患者顺利康复出院,而且赶在春节前夕与家人团聚!

G2.jpg

出院当天,患者激动地说道:“住院期间,我不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更感受到了医生护士们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这里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更是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地方!”

人工肝技术——肝衰竭患者的“守护神”

人工肝技术是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一项核心救治手段,已成功救治近百例危重肝病患者,在各种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甲亢危象等疾病的治疗上展现出卓越疗效。

创新医疗,守护生命!未来,感染科将持续探索人工肝技术的优化与突破,为更多肝病患者及重症感染等患者带来希望,点燃生命之光。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肝病相关问题,欢迎前来我院肝病门诊咨询就诊,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