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热线:0757-22318000
您现在位置: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 新闻公告 > 医生手记 > 浏览文章

冯家立教授论:大肠癌的病因与防治
来源:医务科  作者:未知  添加时间:2016年12月22日   点击数:0

冯家立  教授

顺德第一人民医院医务科副主任;

胃肠胰疝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胃肠胰疝等疾病的诊治及危重症的抢救,熟练掌握胃肠胰疝的开放手术以及腹腔镜微创技术;

主持佛山市卫生局科研课题《可吸收网套应用于伴有腹内污染的严重肝脾复合伤的研究》的研究工作,并如期结题。参与多项科研科题研究,获顺德区科技进步奖多项,在国内各著名医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癌分会委员,佛山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冯家立教授论:大肠癌的病因与防治

大肠癌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有了明显上升。

发病原因

欧美和日本等大肠癌高发国家的研究证明,长期的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习惯是促发大肠癌的重要环境因素,也称外在因素;患者遗传上的内在因素,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是显性遗传性大肠癌,同时,研究发现,大肠癌患者的一级亲属遗传度比无大肠癌家族史的健康人高1.68 倍。这些相关的内外因素结合在一起是近年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病周期

大肠癌有比较长的发病周期,绝大多数大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恶变来的(约93%来源于腺瘤),大约需要1015年时间;同时有比较明确的癌前病变,文献报道腺瘤性息肉癌变率为2.9%9.4%。结肠镜检查是发现大肠肿瘤的主要方法,不仅可以提早发现大肠癌,还可以发现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并可予以处理。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即行全瘤切除,全瘤活检,这对预防腺瘤恶变,早期发现癌变,早期治疗,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是非常重要的。同时,约30%60%左右的肠息肉患者内镜下摘除后,在35 年间可复发,所以,对腺瘤性息肉摘除后半年进行结肠镜复查,若发现息肉,再进行息肉切除,若未发现息肉,每两年进行一次结肠镜复查。

早期表现

大肠癌最早的表现,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可能是排便习惯的改变。早期表现主要有:

1、大便次数增多,或者是便秘。很多人对此不予重视,往往造成诊断的延误;

2、部分病人会有便血,特别是直肠癌的病人,会有暗红色的便血。如果有些病人本来有痔疮,那么就需要专科医生进行鉴别:痔疮便血往往是鲜红色的,而直肠癌和结肠癌便血是暗红色的;对没有肉眼血便的部分患者,可用大便潜血试验来筛选是否需做结肠镜检查。

3、部分病人会出现腹部不适,是以腹部隐痛为主,而不是特别剧烈的疼痛,这种隐痛往往是时隐时现的,也要引起注意。

4、有部分人会表现出体重减轻,这种症状在女性患者中容易和减肥混淆,有些人认为是减肥所致体重减轻,但实际上是由于肿瘤造成的,这就要结合以上的症状进一步检查来确诊。到了大肠癌后期一部分病人会出现腹部包块、贫血,还有一部分病人出现肠梗阻,即排便困难,甚至不能排便。

治疗

通过对大肠癌的逐步认识和深入研究,大肠癌的治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外科治疗,发展到现在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这些手段的合理及精准使用,大大提高了大肠癌的治愈率。所以,只要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积极参加筛查,就能有效的降低大肠癌发病率。即使发生了肠癌,只要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肠癌治愈的希望是非常高的。